--
我要看

您现在的位置 主题服务 > 就业领域 > 我要看

跨过深圳河 筑梦大湾区

信息来源: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信息提供日期:2023-07-11 10:50 【字体: 视力保护色:

       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城市之一、全球科技创新前沿之一,深圳一直是港澳青年“北上”创业、就业的首选之地。自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以来,深圳坚持开放创新,持续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开创出一派融合发展的新局面。在这片富有生命力和创新力的土地,港澳青年日渐拥有更畅通的渠道、更宽广的舞台,越来越多港澳有志青年跨过深圳河,“北上”逐梦大湾区,成为大湾区融合与活力的最佳注脚。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忠良表示,“我们持续创新招才引智模式,助力建设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产业人才政策、就业创业环境,吸引港澳青年更加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努力开创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新局面。”

  主动出击 | 在港设立首个就业创业“反向飞地”

  “首个就业创业‘反向飞地’运作3个多月来,取得的成效是非常明显的,短短时间内香港城市大学创新创业中心(深圳)入驻的创业团队新增了近40家。”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研究院院长陈俊铎高兴地说。

  3月17日,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香港城市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创新创业、就业促进和人才交流等多方面开展紧密合作,为有意来深就业创业发展的香港青年提供场地保障、项目展示、资金支持、人才培养以及成果转化等全方位赋能服务,这标志着深圳在港设立的首个就业创业“反向飞地”正式开始运作。

  “这是一个双向奔赴、多方共赢的创举。通过设立反向飞地,搭建起了香港青年了解深圳的一个窗口和平台,在帮助他们获得更广阔的发展机遇的同时,推动两地科技、人才、资金、政策、市场等融通发展,促进两地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助力两地携手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陈俊铎如此表示。

  “反向飞地”成立以后,市人社局组织香港城市大学HK Tech300共创中心的10个项目组团前往罗湖迈思(MAS)深港澳青年创新梦工场考察,成效颇为不错,目前已经有3个项目入驻该基地,主要聚焦人工智能、科技服务等领域。

  借助这个平台,香港城市大学创新创业中心亮相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创新项目推介会,城大优秀的创业项目在这个平台上路演、展示,与来自全国内地的投资人、政府部门等交流洽谈,更紧密地连接两地产业,为两地科技与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

  除了“引进来”,还要主动“走出去”。今年5月,市人社局联合福田区政府,将深圳创业政策和创业环境推介会送到了香港城市大学。

  “我们直接带着十几位投资人,到‘反向飞地’现场看城大优秀项目的路演,积极推动投融资机构与香港创业项目对接,效果是非常直接的。”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让创业者与政府产业部门、投融资机构直接进行点对点、面对面交流,有望进一步发挥深港两地资源优势,加强创新创业创投的深度合作,为两地科技与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

  “如果能在深圳成功创业,会成为我们进一步拓展更广袤市场的金字招牌。”香港城市大学学生沈君达的创业项目已获得城大HK Tech 300项目100万资助,并在深圳进行了项目应用的探索。他相信,“反向飞地”将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创业服务和支持,使他们更有信心走进大湾区加快技术转化。

  “目前,我们正在推动HK Tech 300创新创业大赛与深圳逐梦杯创新创业大赛的联合办赛,实行名次互认,让更多创业团队走进内地赛事,帮助他们更好地在内地落地发展。”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深圳人社部门已与香港城市大学约定了合办创新创业大赛、提供创业导师服务、推动专项基金投资、在港开展校园招聘、联合培养博士后等9个合作事项,致力通过创新支持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为推进大湾区高质量充分就业闯出一条新路。

  厚植沃土 | 加快港澳青年双创基地平台建设

  在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福田),每天都有不少青年人进进出出,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区域,他们或开展头脑风暴,或专注技术研发,或寻求市场对接。

  2021年10月,在校友的推荐下,香港浸会大学计算机系的港籍博士吴志力带领团队,入驻了这里。

  “我们几乎就是拎包入驻,创业工场为我们提供了办公场地和住宿上的便利,可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房租仅市场价一半,加班晚了工场还提供住宿。还帮忙对接科技局、人社局,帮助我们开展市场资源对接、知识产权保护、融资等方面的工作。”从有意愿到成功入驻,吴志力团队才花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乘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春风,深圳正继续加大力度厚植沃土,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和优化服务,积极推进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等孵化载体建设,进一步优化港澳青年来深就业创业环境,为港澳青年干事创业、融入发展提供广阔平台。

  “我们希望充分发挥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的‘主牵引’作用,全力服务广大港澳青年到深圳、到大湾区、到内地发展。” 市人社局负责人表示。

  2022年,深圳首次认定包括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在内的7家市级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每家基地获得5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用于场地租赁、孵化服务以及购置共享设备等。

  “实习资助、创业资助、知识产权融资、创业导师辅导等一系列政策支持,为港澳青年在深圳的创业就业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在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负责人邓小昆看来,获评为市级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对工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促进作用。在市人社局的支持下,今年工场相继在香港、澳门设立创新创业中心,将服务前移,帮助港澳青年在家门口了解深圳创业扶持政策,就地享受创业辅导和基地对接服务。同时引导深圳创业团队走出去,利用港澳的国际化背景,开拓更广大市场和与港澳合作伙伴开展深入合作。

  “我们明显感受到香港青年来深圳创业的热情持续高涨。”邓小昆介绍,“以工场为例,目前已培育34家团队,其中港澳背景团队31家,比例达91%,包含人工智能、物联网、医疗科技、新材料等领域。8个团队产值从零迈入千万元级, 9家企业估值均已超过3亿元以上。近年先后有500多名港澳青年来工场合作交流,工场及企业引进30多名港澳大学实习生。”

  目前,深圳以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为龙头的“1+10+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空间布局起势成形。首批7家市级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各具特色,除了地理位置优越的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和迈思(MAS)深港澳青年创新梦工场,作为头雁的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是服务深港及世界青年创新创业、帮助广大青年实现创业梦想的国际化服务平台。独创“市区联动+港方服务机构”三方共建模式的深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将南山区雄厚的产业基础与优良的创业环境有机结合。还有3家依托香港深圳研究院建设的创业基地,分别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众创中心、香港理工大学深圳创业中心和香港城市大学创新创业中心,他们和多所世界著名大学、机构落实合作项目,实行深港两地联合孵化计划,推动和引导优质团队和项目落户深圳。

  截至2023年5月,7家市级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累计孵化项目数量达1475个,其中港澳项目978个,占比66.3%。累计带动就业人数10062人,其中港澳居民1302人,在孵项目591个,其中在孵港澳项目450个,在孵项目年产值超4.1亿元。

  言传身教 | 大湾区职场导师计划“以老带新”

  “大湾区职场导师计划一推出,我就第一时间报名了,目前正在等待审批当中。”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协会创会主席、香港青年李培兴奋地说,他的亲身经历表明,香港青年来大湾区就业创业,有个指路引路人是多么地重要。

  2017年《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在香港签署,李培大受震撼,当下决定要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遇,北上深圳发展。同一年,他来到宝安区创办了一家文化传播公司。

  “当时凭着一腔热血北上,遭遇了很多的困难和挫折。”和很多香港人一样,李培在深圳也曾“水土不服”,幸运的是他在一位朋友的指点下慢慢摸索出了门道,创业开始走上轨道。

  2018年,李培创立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协会,希望以自己的经历和资源,帮助更多有志来内地创业的港澳年轻人。5年来,他走遍香港18区,走进大学校园,举办上百场粤港澳大湾区讲座,带领香港学生、青年代表走访深圳、广州等湾区城市。

  现在,李培已经在深圳打造了3个专门服务香港青年的创新创业基地,成为越来越多香港青年闯荡内地的第一站,引进了上百家香港企业落地深圳,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协会也拥有了千余名青年会员。在他的牵动下,今年4月,宝安区人力资源局与香港岭南大学在香港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建深港青年人才培养实践基地。目前已有33名岭南大学毕业生通过基地的实习计划,进入宝安区22个用人单位,开启他们的职场初体验。

  “希望香港的青年企业家朋友们抓住政策红利和大湾区建设机遇,拓展新空间,实现自身更好发展。”李培表示,尤其是今年以来,大家对到大湾区发展都很积极、很有热情,协会接到大量香港青年到大湾区城市创业、就业的咨询。他希望获评“大湾区职场导师”,可以帮助更多有志来宝安学习、生活、就业、创业的香港年轻人。

  今年5月,深圳正式启动大湾区职场导师计划,招募一批有内地职场经验和生活经历的港澳籍人士作为职场导师,为有意向在深圳就业创业的港澳青年提供实习指导、岗位推荐、职业发展指导等服务。对按要求提供服务的职场导师,可自愿决定是否申领职场导师补贴。

  “我们将招募在大湾区内地九市有3年以上就业或生活经历,目前在深圳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单位就业创业,或担任政协委员的优秀人才,成为首批大湾区职场导师。”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大湾区职场导师将通过‘老乡带老乡’的模式,给在内地的港澳青年带去亲切感,帮助他们更快融入大湾区内地城市。”

  据悉,市人社局将建立可多方参与的全市统一信息化管理系统,全流程记录导师招募、师生结对、服务提供、评价反馈等情况,聚焦流程优化,定期主动兑现导师各项补贴,有效节约导师时间成本。

  真金白银 | 15项补贴为港澳青年就业创业“护航”

  “只要香港青年有意愿到大湾区内地城市闯一闯,这里有无限机遇让大家试试。”2021年8月,香港青年林亭通过“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 进入港铁深圳公关部就职。

  此后,林亭的工作不断“升级”,从一开始以文字输出为主到拍摄视频,从剪片到独立策划项目,并可以接触各种各样的人。这个过程中,她感觉自己“面对不同的困难、挑战,变得越来越坚定和强大。”

  正是在林亭们的影响下,土生土长的香港人梁永鸿报名参加了第二批“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并顺利入职爱腾途(香港)实业有限公司,在深圳开始了新的职业生涯。

  “大湾区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更大的发展平台,相信我们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梁永鸿说,人总是要走出自己熟悉的圈子,勇敢地去尝试新生活。现在,梁永鸿和他的香港女朋友都在深圳实现了就业,未来他们想把家也安在深圳。

  随着深港合作向民生领域深层次拓展,深圳对港澳青年的吸引力持续增强。跨过深圳河,筑梦大湾区,成为很多像梁永鸿这样港澳青年的新选择。

  近年来,深圳陆续出台了很多支持港澳青年在深就业创业的扶持政策,开通了一站式查询专区和咨询热线,让很多来深发展的港澳青年享受到了政策的红利。今年,深圳四部门还联合发布《深圳市进一步支持港澳青年就业创业实施细则》(下称《实施细则》),把覆盖到港澳青年的就业和创业政策,进行了全面更新梳理,其中,涉及港澳居民各类就业创业补贴达15项。

  在就业促进政策方面,符合条件的港澳青年或者用人单位可以申请包括基层就业补贴、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生活补助和个人所得税差额补贴等9项补贴;在创业扶持政策方面,符合条件的港澳青年创业可以申请包括初创企业补贴、社保补贴和场租补贴等6项补贴,还可以申请低门槛、高额度、有贴息支持的创业担保贷款。其中,个人创业担保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60万元;合伙经营的可按每人最高60万元、贷款总额最高300万元实行“捆绑性”贷款;小微企业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符合条件的港澳项目落地市级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也可以获得配套资助。

  《实施细则》还新增了国际人才职称评价、高技能人才培训服务和社保跨境服务保障等内容。要求建立国际人才职称评价绿色通道,建立国际职业资格视同职称认可目录,建立境外职业技能证书“白名单”制度。

  据统计,2019—2022年,我市累计向港澳籍创业人员发放各类创业补贴逾1603万元,累计为港澳居民发放127笔创业担保贷款逾3680万元。

  市民待遇 |“湾区社保通”让社保服务更便捷

  “在香港,可以跨境办理深圳社保,家门口的服务点就可以咨询深圳社保政策和业务。”目前在深圳自由职业的香港青年陈晓璇,在深圳参加了社保。她表示,社保办理更便捷,相信会吸引更多香港青年选择在深圳发展。

  近年来,深圳完善配套服务保障,支持港澳居民享有“市民待遇”,实现对在深圳“就业”“居住”“就读”的港澳居民社保政策全覆盖。同时高质量推进“湾区社保通”工程,提供优质便捷社保服务,助力推动粤港澳社会保险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促进大湾区民心相通、民生相融,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021年11月,深圳在全国率先启动深港跨境社保服务通,与中银香港、深圳中行合作,让深圳社保现场服务跨境走进香港,正式开启了深港社保跨境服务新局面。2022年,深圳社保与澳门工行开展合作,利用银行澳门网点地理优势,为符合条件的澳门居民提供社保登记咨询及代理服务,实现社保业务深澳“跨境办”。今年3月,在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与香港工会联合会举行的跨境合作启动仪式上,深圳社保与香港工会联合会签订协议,通过香港工会联合会在香港开设7个广东社保服务点,为香港居民及在港居住的广东参保人提供线上、线下社保业务。

  为向港澳居民和投资者提供更多便利服务,深圳在全市各社保分局设立“湾区服务”专窗,为港澳居民提供线下的“一站式”服务;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和福田河套深港创新合作区“e站通”设立社保服务专窗,为港资企业、香港居民提供“5G视频联办”服务。与此同时,深圳社保加快数字化建设步伐,通过强化社保信息支撑,优化政务服务,让港澳居民用最简的手续、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咨询办理社保业务。涉及港澳企业的社保业务100%网办,港澳职工参保登记、申领失业保险金、申领失业补助金等业务实现“秒批秒办”,申领工伤保险待遇、按月领取养老保险待遇业务已实现网上预申请。港澳参保人企业职工退休、工伤等5项业务实现“打包办”。

  “因公司业务拓展,需要经常派驻员工在香港长期工作或者直接招录香港本地人。因为有了社保‘打包办’服务,我们在网上操作很便捷。”张红梅是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的社保经办人,谈起办社保,“网上办”让她切实感受到了“深圳速度”。

  据统计,目前在深参保登记港澳企业超5000家;港澳人员在深参加工伤、失业、养老保险三险合计超10万人次,同比增长5.32%;其中养老保险参保量达4.58万人,同比增长13.9%。

  (信息来源:深圳特区报)

触碰右侧展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