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75年时光荏苒,见证了深圳与新中国共同成长的辉煌历程。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自1979年撤县设市、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以来,深圳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 综合实力和城市竞争力由弱变强,实现了由一座落后的边陲小镇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历史性跨越,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
她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
和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
敢闯敢试、敢为人先
奋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实现了由一座落后的边陲小镇
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历史性跨越
建市之初,深圳经济基础薄弱,经济规模很小,
经过埋头苦干、不懈努力,
深圳经济实现快速发展,居内地城市第三。
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
1979年,深圳产业发展水平低,总量规模偏小,其中工业增加值仅2313万元,农业、服务业规模相当。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深圳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农业在总体经济中比重下降,工业快速发展,服务业稳步提升,三次产业结构由1979年的37.0:20.5:42.5调整为2023年的0.1:37.6:62.3。
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始终坚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理念,基本形成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
工业产业不断向中高端水平迈进,2021年工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2022年、2023年连续位居国内城市第一。
服务业内部结构持续优化,2023年,以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达76.3%。
深圳从1979年投资规模
仅0.59亿元
2023年投资接近万亿元
44年来,深圳固定资产投资
年均增长24.7%
工业投资和工业技改投资占比不断增加
2023年分别达
23.6%、7.1%
深圳从1979年消费规模
仅1.13亿元
2023年消费突破万亿元
消费规模持续扩大,
消费升级明显
新消费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年均增长21.6%
2023年消费总额首次
突破万亿元
网上零售额成倍增长
2023年规模
约2016亿元
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研发经费投入有限,科研人员和机构短缺,随着改革不断深入,科技领域投入强度不断加大。
2009年
约280亿元2018年突破
1000亿元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
4.61%2023年达到
2236.61亿元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提升至
6.46%其中,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全市94.9%,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强。
改革开放后,随着知识产权制度体系建设从无到有并逐步完善,深圳知识产出快速增长。
2000年
2023年攀升至
居全国首位
23年间年均
PCT国际专利
申请量
连续20年居
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PCT国际专利
申请公开量
在国际创新城市
对比中排名第二
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国内发明专利公开总量
居全国第二位
未来产业集群
国内发明专利公开总量
居全国第二位
全市高价值发明专利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接近八成。
建市初期,深圳整体科技水平落后。邓小平“南方谈话”后,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经济发展新的突破口,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坚持转型升级、创新驱动、质量引领、绿色低碳发展方向,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2000年
2023年
23年增长
2023年
居全国城市第二
居全省第一
建市之初,深圳人口少,经济发展水平低,人民整体生活水平较差。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发生巨变,由温饱迈向全面小康。
深圳常住人口
常住户籍人口
人均地区生产
总值仅为
人口规模发展为
非户籍人口
占比接近
人均地区生产
总值提升至
1985年深圳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
2023年
已经达到
38年增长
年均增长
1979年以来,深圳教育事业实现了由农村教育
向现代化城市教育的巨大跨越。
1979年
2023年
增长
1979年
2023年
年均增长
1979年
2023年
年均增长
深圳积极推进和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医疗卫生体系逐步健全,
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得到极大提升。
1979年
2023年
增长
1979年
2023年
1997年深圳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并根据居民的生活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不断调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保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2005年
2024年
参加城镇职工
基本养老保险
参加失业保险
编办登记生活无着人员
救助管理站
救助管理站床位
全年共发放
最低生活保障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