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范·创新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 > 典范·创新

“3+1+N”打造乡村治理先行示范

信息来源: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 信息提供日期:2024-12-17 17:37 【字体: 视力保护色: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部署要求,切实以高质量项目为引领,推动我市帮扶协作工作高质量发展,根据《深圳市帮扶协作示范项目创建工作方案》,2023年,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在全市对口领域持续开展深圳市帮扶协作示范项目创建工作。经项目申报、书面评审、实地评估、业务会审和专家评审等程序,最终在申报创建的101个项目中,综合认定深圳精品展销中心、粤桂高质量职教就业联盟等10个项目为2023年深圳市帮扶协作示范项目。

  “协作示范 圳兴乡村”2023年深圳市帮扶协作示范项目已正式发布。本期,是2023年深圳市帮扶协作十大示范项目的最后一期。

  帮扶协作汕头乡村治理先行示范村创建活动由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汕头指挥部主导开展,活动对象为对口帮扶协作汕头的26个行政村(主要由13个镇各推荐2个行政村),活动设置“3+1+N”任务体系,即各村要完成3项规定任务、在10项自选任务中因地制宜完成1项、主动谋划“N”项创设任务。

  26个行政村围绕创建工作方案和资金使用方案开展创建活动,一是按要求完成3项规定任务:党员“包片联户”、开办乡村学堂、美丽家园行动;二是按照“一村一品牌”的思路,从10个自选任务中选出1项,完成1项自选任务;三是根据创建村存在的实际问题情况,因地制宜,主动谋划开展“N”项创设任务。

  各区(县)先举办创建乡村治理先行示范村小组赛,遴选出的18个创建村。由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汕头指挥部联合相关专业人员对遴选出的18个创建村开展实地走访评分,再评选出10个创建村晋级决赛,开展举办“乡村善治擂台比武”决赛。通过实地观摩“亮成绩”、同台竞技“晒经验”、现场比拼“找差距”,评选出6个“乡村治理先行示范村”。

  该乡村治理先行示范村活动已于2023年3月16日完成乡村善治“擂台比武”决赛,评选出6个乡村治理先行示范村。潮阳区河溪镇湖东村获创建乡村治理先行示范村工作一等奖;潮南区仙城镇神仙里村、澄海区莲华镇下长宁村获创建乡村治理先行示范村工作二等奖;潮南区成田镇大寮村、南澳县后宅镇宫前农村、澄海区隆都镇前美村获创建乡村治理先行示范村工作三等奖。

1716796007050.jpg

  亮点成效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通过设立党员“包片联户”任务,建立党员“包片联户”负责机制,分区划片安排每名党员负责固定区域,形成网格责任区。明确职责任务,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赋予包片党员采集信息、发现风险、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重要任务,使乡村治理更高效、服务群众更便捷、党群关系更密切。例如,驻金灶镇工作队与金灶镇桥前村两委充分发挥党员“包片联户”责任机制,形成“红色网格”责任区,成立“片区党员劝导队”。

  (二)打造乡村学习“好去处”,提升乡村振兴“精气神”。

  通过乡村会客厅、乡村演播室、乡村名流馆等活动,对村民开展主题宣传教育;依托“深圳对口帮扶汕头”微信公众号和“腾讯为村、粤治美”小程序平台,引导村民线上学习;宣传推广乡风文明理念,进一步提升村民文明素质,培养村民现代文明生活习惯。例如,驻河溪镇工作队运用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和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捐赠的一批图书,整理分类后融合村委乡村会客室打造乡村图书角,让阅读更加“书”适。图书角图书种类繁多,涵盖农业种植户技术、健康科普、经典名著等。改造升级后的图书角,吸引了更多村民前来阅读学习,为进一步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打造乡村学习“书”适圈,构建了“硬基础”。工作队还通过建立图书漂流机制,定期举办读书会活动等,配套提升乡村图书角“软实力”,吸引更多村民群众以乡村图书角为阵地汲取高质量的精神食粮;设置村史馆和乡村振兴展厅,依托村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大礼堂、乡村振兴培训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中小学生研学基地为平台,开设了“大榕树下的微党课”、普法讲堂、道德大讲堂,开展全民读书、“文明家庭”等活动,成立东华村新时代讲习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引导党员群众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互促互融的美丽“新家园”。

  (三)建设宜居“好乡村”,提升农村“好风貌”。

  通过组织党员、村民参与村容村貌维护共管,绿化美化农户房前屋后,开展“美丽庭院”、最美“四小园”评比;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集中力量取缔违章违规建筑物,整治乱停乱放乱搭建等现象,打通被违规占用的村道,扭转“脏、乱、差”面貌,改善人居环境,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例如,成田镇大寮村村委与驻成田镇工作队协作,以“规划先行,梯次推进”为原则,锚定闲置地23块、零散无序种植14片,并根据块片分布及资金安排情况制定“四小园”建设规划,带状示范、分片推进。同时将村内主要村道旁优先打造,分片动员支持,推动10个“四小园”建成。形成了“村委干部+党员中心户+种植户”三级互补的日常管理模式,挂牌定责。

 1716795959710.jpg

  示范意义

  (一)推广乡村治理经验。先行示范村是乡村治理的典型案例,通过先行示范村的创建,总结和推广先进的乡村治理经验,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活力,加强农村地区社会管理和服务能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农村社会环境。以点带面,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治理样板示范,推动汕头地区乡村治理走深走实。

  (二)提高村民生活品质。先行示范村的建设注重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措施,共建美丽宜居农村,提高村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实现农村全面进步与村民全面发展。

  (三)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一批先行示范村的创建,使得创建村组织更有力、环境更优美、治理更有效、乡风更文明。先行示范村作为领头羊,具有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到周边的其他村居,将好的做法、好的经验、好的成效展现出来,典型引路,发挥示范作用。(来源:深圳乡村振兴)

触碰右侧展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