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区2021年度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报告
——2022年10月在罗湖区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
区人大常委会:
我受区政府委托,报告2021年度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请予审议。
根据审计法律法规和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区审计局依法审计了2021年度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通过大数据审计方式对区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全区59个一级预算部门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全覆盖审计。审计工作报告反映了财政管理、部门预算执行、重大政策落实和专项、国有资源和国有资产、政府投资项目等5类情况。审计过程中,区审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经济监督、聚焦主责主业,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工作,充分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以高质量审计保障罗湖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审计结果表明,各部门、单位深入贯彻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认真执行区七届人大八次会议批准的财政预算,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较好完成全年主要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拓宽财力统筹来源,提升财政政策效能。加强财源税源建设,全年区级税收完成102.2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新增专项债券9.3亿元,投向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加强资金资产精细化管理,盘活用好财政资金和国有资产。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发展现代产业。围绕“一主两区三带”发展新平台,大力支持重点片区建设。有效拓展空间资源,释放产业空间42.3万平方米。全市首推营商环境白皮书,出台改革任务清单37条。坚持“产业引领、服务升级”,投入转型升级专项资金7亿元,扶持项目1240个。
——统筹民生保障和疫情防控,促进社会平稳发展。九大类民生支出129.3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达70.6%;建成中小学、幼儿园6所,新增学位5010个;新增社康机构8家,区中医院通过三甲医院评审;建设筹集公共住房13342套、供应4311套。安排5.33亿元,持续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深化财政管理改革,发挥财政保障作用。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上线“智慧财政”市区一体化系统。全面深化预算绩效管理,全市率先出台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应用办法。推进政府合同全流程电子化管理,实现合同履约检查全覆盖。
——坚持深入推进整改,审计整改成效良好。对2020年度审计工作报告反映问题的整改情况,区政府已向区八届人大八次会议作报告。各有关单位认真落实整改责任,整改金额合计7,241.01万元,完善有关规章制度7项。
一、财政管理审计情况
对区本级预算管理情况进行了审计。根据区级预算、预算调整方案及批复前决算报表,2021年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215.50亿元,支出总量214.20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量47.25亿元,支出总量46.77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总量1,268万元,支出总量1,160万元。从审计情况看,区财政局积极组织财政收支工作,深化财政预算管理改革,顺利完成年度工作任务,财政运行总体平稳;认真组织编制区级决算,决算草案总体符合预算法及相关规定。2021年区本级预决算情况见下表。
罗湖区2021年度预决算情况一览表
单位:万元
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有:
(一)财政预算管理方面
1.土地出让支出未全部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2021年,部分征地和拆迁补偿、土地整备、房屋征收等涉及土地出让支出的项目通过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未按规定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预算资金合计4,835.19万元、支出合计3,982.68万元。
2.代编预算管理不够严格。2021年,区财政局有26笔年初代编预算项目未按要求在6月30日前细化下达至具体单位,也未收回统筹使用,金额合计231.39万元。
3.未向区人大说明预算批准前支出情况。罗湖区2022年预算草案报告于2022年4月18日经区八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区财政局未按照预算法要求在报告中对区人大批准预算前的相关支出情况作出说明。
审计要求,区财政局要按规定将土地出让支出全额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从土地出让收入中予以直接安排;要严格代编预算管理,及时细化下达至具体单位;按要求向区人大说明预算批准前的相关支出情况。
(二)财政规划及财政财务收支方面
1.中期财政规划编制不完善。2020及2021年,区财政局编制的三年政府中期财政规划中,未涵盖地方政府债务情况、财政风险评估等内容;区财政局组织各预算单位编制的三年部门中期财政规划中,对2022年收入预算的规划数相差金额较大,且支出规划未区分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2.往来款项管理不够到位。一是应收款长期挂账。我区垫付“市投区建”项目深圳公共艺术广场建设资金,自2015年起在区财政“其他应收款”挂账1,895.84万元,截至2021年12月底该挂账仍未清理。二是区财政与中财公司挂账登记不一致。截至2021年12月底,中财公司账面显示对区财政欠款挂账1,710.51万元,但区财政账面显示对中财公司应收款挂账500万元,两者差异额1,210.51万元,双方未及时清理核算。
审计要求,区财政局要完善政府中期财政规划编制,组织各部门科学合理规划部门中期财政收支情况;要加强往来款项管理,与中财公司及时核查、清理长期挂账。
(三)预算绩效管理方面
预算绩效自评质量有待提高。2021年,各预算单位对2020年预算项目开展了绩效自评,涉及项目3577个。审计发现,部分单位预算绩效自评不够准确,区财政局复核不够到位,如:33个预算单位60个自评项目在预算执行率为0、绩效目标未达成的情况下,自评指标值仍为满分,涉及预算金额2,337.08万元;22个预算单位的部门整体绩效自评指标得分与自评报告披露内容不一致,涉及指标25条。
审计要求,各预算单位要客观准确地进行预算绩效自评,提高自评质量,区财政局要加强自评结果监督与复核。
(四)专项债券资金使用效益方面
部分医疗设备采购、使用效率较低。2021年,罗湖医院集团使用专项债券资金1.03亿元,用于智能手术室建设及配套工程、医疗设备购置等项目。但存在:一是部分医疗设备交付时间较长。部分使用债券资金购买的医疗设备交付日期超出合同约定期限,逾期7天至748天不等,涉及18个合同,合同金额合计3,302.21万元,其中逾期90天以上的有13个合同。二是个别医疗设备闲置。罗湖人民医院社康管理中心个别医疗设备闲置,涉及资产原值54.50万元,已计提折旧17.06万元。
审计要求,罗湖医院集团要加强医疗设备采购及使用管理,确保设备尽快交付和投入使用,提高债券资金使用效益。
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通过大数据审计方式,对全区59个一级预算部门共计206个预算单位2021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大数据分析全覆盖。从审计情况看,2021年部门收支总体规范,基本遵守了预算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基本符合会计法及有关财会制度规定;部门预算执行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有:
(一)部门预算管理方面
1.预算编制不科学。9个单位部分项目以前年度已有开支,2021年在可预见情况下仍未编制或未足额编制相应预算,而使用预算准备金开支,金额合计228.99万元。
2.部分预算项目未支出。审计分析和抽查了2021年度5万元以上预算项目(不含一般性支出)的执行情况。8个单位25个项目预算执行率为0,年度预算合计993.33万元,其中6个单位7个项目经预算调整后执行率仍为0。原因主要是:对工作量、经费需求测算不准确;事前准备工作不充分;项目推进或工程进度缓慢;工作执行过程中遇到困难;工作衔接不到位等。
审计要求,各单位要认真测算各项业务所需资金并编制相应预算,切实提高预算编制水平;要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积极推动项目开展,加快资金支付进度。
(二)部门决算管理方面
1.未准确使用功能科目核算支出。2021年,4所小学使用了“初中教育”功能科目支出修缮工程费685.77万元;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小学教育支出均未使用“小学教育”科目核算。
2.个别单位决算报表编制不准确。2所幼儿园未将事业收入列入决算报表的“年初预算”,导致区教育局2021年度决算报表(汇总)中收入“年初预算”少列748.02万元。
审计要求,各学校要正确使用功能科目核算支出,确保决算的准确性和规范性。相关幼儿园要准确编制决算报表,区教育局要加强部门决算审核,提高决算编制质量。
(三)部门财务管理及资金使用方面
1.预算准备金使用不规范。2021年,10个单位将预算准备金用于公用经费,金额合计141.27万元。
2.部分涉改事业单位银行账户未及时注销。2020年,罗湖区明确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不再下设社区网格管理中心。截至2021年12月底,7个街道办仍未完成社区网格管理中心银行账户销户工作,相关账户余额合计576.41万元。
3.违规发放补贴。2021年,桂园街道办向区财政供养的在职人员发放两新党组织书记补贴6,000元。
审计指出问题后,7个街道办已完成销户工作,其中6个街道办上缴财政资金合计497.24万元。审计要求,各单位要按规定用途使用预算准备金。黄贝街道办要尽快清理上缴账户闲置资金。桂园街道办要及时追回多发放补贴。
(四)公务用车管理方面
1.未经审批租赁车辆。笋岗街道办与某公司签订《汽车长期租赁合同(司机代驾)》,租赁时间为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共支付租车款7.24万元。该租车事项未按规定向区公务用车改革及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申请审批。
2.公务油卡预充值不规范。2021年,8个单位未严格限制公务油卡预充值金额,共有13次油卡预充值金额在1万元以上,且超过月均用油金额的1.5倍。
审计要求,笋岗街道办要按照公务租车管理办法,履行申请审批手续。各单位要根据保障公务、节约经费的原则,严格限制公务油卡预充值金额。
(五)政府采购及合同管理方面
1.个别单位未严格审核供应商主体资格。2021年,个别单位在相关供应商登记注册之前就与其发生经济业务往来,如笋岗街道办向某商行采购茶叶11,764元,东晓街道办向某公司采购零星维修工程9,295元,采购时间早于供应商登记注册时间,不利于履约风险控制。
2.个别经济事项未签订合同。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开展跨年迎新促消费活动,于2021年1月向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支付微信消费券费用800万元,未签订书面合同。
3.部分合同签订时间倒置。2021年,27个单位93项合同的签订时间晚于合同约定的开始时间30天以上,合同金额合计3,455.89万元,其中晚于90天以上的有24项,合同金额合计960.18万元。
审计要求,笋岗、东晓街道办要在与供应商发生经济业务活动前审查供应商主体资格。区工业和信息化局要严格落实合同管理办法,签订书面合同,防止出现合同履约风险。各单位要加强政府合同管理,及时签订合同。
三、重大政策落实和专项审计情况
对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等方面的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以及义务教育阶段财政经费投入使用、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民生微实事项目管理等方面的专项开展了审计。主要情况如下:
(一)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政策落实方面
罗湖区高度重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2016年印发《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新增公办普通高中学位;2020年印发《深圳市罗湖区高中学校建设方案》,统筹协调并推进高中学校建设工作。但具体执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部分项目资金管理不规范。一是工程服务费支付进度滞后。滨河中学拆建工程(一期)合同约定区建筑工务署应在2021年1月前付清各项服务费用,但截至2021年6月底,仍有20项已完成的服务合同未付清款项,金额合计340.94万元。二是工程结算时未扣除罚金。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翠园中学高中部扩建工程的监理单位根据合同条款对施工单位处罚13次共计2.10万元,区建筑工务署办理工程结算时未扣除上述罚金。
2.个别合同管理不规范。一是合同签订不及时。区建筑工务署的滨河中学拆建工程(一期)勘察服务事项,未在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日内签订合同。二是合同履约管理不到位。区建筑工务署签订的滨河中学拆建工程(一期)、翠园中学高中部扩建工程等2份施工合同约定,施工单位必须购买工程一切险和第三者责任险,但实际执行时施工单位未购买相关保险。
审计要求,区建筑工务署要梳理应付未付合同款项,尽快付清工程服务费,并严谨工程结算,在工程质保金余款中扣除相关罚金;要规范合同管理,在规定时间内订立书面合同,督促承包人履行包括购买相关保险等的合同义务。
(二)义务教育阶段财政经费投入使用方面
2018年以来,罗湖区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加大对义务教育财政支持力度,教育资源配置持续加强。2018-2020年,罗湖区义务教育阶段财政性经费收入119.94亿元,财政补助支出119.16亿元。但审计也发现个别问题。
1.未按常住人口规定要求设置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截至2021年12月底,罗湖区常住人口超过30万,但尚未按要求建成一所独立设置的符合国家标准的义务教育阶段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主要原因为罗湖区为最早建成区,区域内法定图则未规划特殊教育用地。
2.部分民办学校财政结余资金未及时上缴财政。截至2021年12月底,有8所民办学校存在财政资金结余,应上缴财政结余资金合计25.51万元。
审计指出问题后,8所民办学校已全部上缴财政结余资金合计25.51万元。审计要求,区教育局要积极推进建设独立设置的义务教育阶段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
(三)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管理方面
消费券活动剩余资金退回到账不及时。2021年,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开展了三次促消费活动,其中两次活动剩余资金276.76万元、586.77万元,资金实际退回到账时间与活动结束的间隔分别为182天、88天。区工业和信息化局未及时转回剩余资金,导致财政资金在对方账户长时间沉淀。
审计要求,区工业和信息化局要及时收回剩余资金,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四)民生微实事项目管理方面
个别单位民生微实事项目管理不到位。审计抽查了东门街道办2018至2020年95个已实施完成的民生微实事工程类项目,发现:一是申报管理不到位。34个项目申报书缺少申报时间等关键要素;13个项目申报时间在社区居委会评审及公示后,申报程序不规范。二是实施管理不到位。3个项目在评审或公示程序结束之前即已开始实施,项目实施程序不规范;工程类项目存在开工较迟、工期延误的情况,普遍安排在下半年开工,其中3个项目跨年度完成,12个项目实际工期超过合同约定工期;25个项目结算时间晚于竣工时间半年以上,项目结算不及时。
审计要求,东门街道办要落实民生微实事项目实施管理主体责任,加强项目各环节管理,提升民生微实事工作质量。
四、国有资源和国有资产审计情况
以规范国有资源资产管理、防范化解风险隐患为目标,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审计。
(一)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方面
2021年,罗湖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7.08亿元,支出16.45亿元,调出至一般公共预算统筹使用20.27亿元,结余3,494万元。从审计情况看,罗湖区2021年度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总体规范,各单位基本能够执行相关规定。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有:
1.土地出让收支管理不规范。一是超范围使用土地出让收入。2019-2021年,区财政从土地出让收入中安排资金用于公安系统业务用房及配套改造、档案馆连廊建设、信息化专项工作改造等项目,不符合土地出让收入的支出范围,预算资金合计2,918.40万元、支出合计2,854.94万元。二是超范围使用市级房屋征收资金。2019年,黄贝街道办从市级下达的春风隧道工程征收项目资金中支出91.42万元用于过渡场地设备家具采购等,不属于该项目资金的支出范围。
审计要求,区财政局要严格按照规定安排使用土地出让收入。黄贝街道办要按规定使用市级房屋征收资金,确保专款专用。
2.土地资源和项目管理存在薄弱环节。一是区公共住房用地供应计划任务未完成。2021年度区公共住房用地供应计划任务33公顷,实际完成22.60公顷,完成率68.48%。二是部分储备土地未设立标识。区土地整备中心未按现场管理要求为部分储备土地设立界桩、标志牌、围网等标识,涉及73宗储备土地。三是个别储备土地被非法占用。区土地整备中心对个别储备土地管理不到位,3块储备土地被非法占用作为垃圾房、停车棚、保安亭等,涉及储备土地面积1524.06平方米。四是短期租赁的储备土地到期后未及时处理。区土地整备中心以短期租赁方式将三岛中心广场面积294.28平方米的储备土地出租,租赁合同已于2021年12月到期,但截至2022年4月承租方未向市规自罗湖局申请续租,也未完成清场交回储备土地。五是部分项目未规划验收即投入使用。截至2021年12月底,4个房建类工程项目未规划验收直接投入使用,存在一定安全风险。
审计要求,市规自罗湖局、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局、区住房建设局要进一步挖掘供地潜力,推动完成年度用地供应计划任务。区土地整备中心要加强对储备用地的现场管理;要加强对储备土地的监管,及时发现并制止非法占用储备土地的行为;要督促承租方尽快对三岛中心广场地块完善相关续租手续或清场退回。区建筑工务署要尽快办理项目规划验收手续。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方面
截至2021年6月底,罗湖区行政事业单位非流动资产原值合计157.78亿元,净值合计105.77亿元。从审计情况看,罗湖区不断完善资产管理相关制度建设,提升资产信息化管理水平,强化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监管。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有:
1.资产管理制度内容缺失、不完善。一是部分制度内容缺失。区委宣传部、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区机关物业办、区文联、区融媒体中心等5个单位资产管理制度中缺失资产盘点相关内容。二是部分制度内容不明晰。涉及区民政局、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局、清水河街道办、区文联、区融媒体中心等5个单位,如制度规定涉及重大资产的需按相关程序审议决定,但未明确“重大资产”的标准。
审计指出问题后,区委宣传部、区民政局、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局、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区文联、区融媒体中心等6个单位对相关制度内容进行了修改及完善。审计要求,相关单位要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加强资产管理业务内部控制。
2.资产账务处理不及时、不规范。一是购置、调入资产入账不及时。截至2021年12月16日,13个单位购置的409项资产超过取得时间三个月且截至统计时间仍未入账,资产原值合计5.02亿元;15个单位调入的5453项资产超过调出时间三个月且截至统计时间仍未入账,资产原值合计2,188.24万元。二是处置资产销账不及时。5个单位111项资产超过资产处置时间三个月且截至统计时间仍未销账,资产原值合计960.63万元。三是物业资产未入账、重复入账、未销账。6个单位167项物业资产未入账,主要原因为历史遗留问题较多,产权信息资料缺失等;4项物业资产重复入账,如桂园街道办与区机关物业办均登记了同一项物业;7个单位25项物业已拆除或已处置,但未销账。
审计指出问题后,审计指出问题后,16个单位已完成相关资产、2个单位已完成部分物业资产的账务处理。审计要求,相关单位要规范资产账务处理,及时完成入账、销账工作,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和完整。
3.资产系统后台账户控制不规范、折旧功能不完善。一是系统后台账户控制不规范。系统后台管理维护账号名为“罗湖区超级管理员”,操作了部分应由各单位内部操作的资产管理业务,可能导致内部控制风险。二是系统折旧功能不完善。921项资产未达预定使用年限而停止折旧超过一年,资产净值合计4,304.66万元;57项资产净值为负数,资产净值合计-4.19万元。
审计要求,区财政局要严格控制“罗湖区超级管理员”账号的使用,明确后台维护与各单位内部业务操作的界限;应要求第三方及时修复完善系统折旧计算功能。
4.在建工程未及时转入固定资产或核销费用。截至2021年8月底,东门街道办“在建工程”科目余额4,029.96万元,其中6个工程项目已完工验收并交付使用但未及时转入固定资产核算或核销费用,涉及投资额3,496.81万元。
审计要求,东门街道办要加快办理已交付使用工程项目转固或核销费用手续,强化资产管理。
五、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情况
对政府投资小额建设工程(绿化类)管理、财政投资项目预结决算等情况进行了审计。从审计情况看,建设单位总体上遵循基本建设程序,建设管理工作总体规范。
(一)政府投资小额建设工程(绿化类)管理情况
对区政府投资小额建设工程(绿化类)管理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重点关注绿化工程建设、绿化管养等影响绿化品质的方面。各建设单位基本按照设计要求开展绿化施工、验收及移交管养,“美丽深圳”建设项目取得一定成效。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有:
1.绿化管养服务监管机制存在漏洞。一是绿化管养服务计费模式不合理。区园林所采用的绿化管养服务计费模式将导致承包单位倾向于减少不易获得额外隐性利润的工作量(人员出勤量、浇水量等),审计抽查发现较多标段实际完成工作量远未达到合同预期工作量。二是浇水养护监管存在漏洞,未核实水费发票真实性。区园林所仅依据养护单位发票扫描件计取水费,审计发现2017-2021年期间部分发票存在金额被篡改、专用章异常等问题,发票真实性存疑,涉及金额约240万元。三是绿化养护取水口管理不严谨。区园林所未建立台账管理市政绿化养护取水口,未能掌握各取水口的开户信息、使用单位及抄表数据等,不利于用水数据统计与监管。四是合同关键处罚条款缺失。区园林所与各管养单位签订的服务合同未对人员、车辆缺勤情况约定相应处罚条款,审计发现部分月份的人员、车辆出勤率在30%-70%之间。
审计指出问题后,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追回多付水费241.31万元。审计要求,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要责成区园林所改进绿化管养服务计费模式;要责成区园林所完善财务管理,加强浇水养护监管;要责成区园林所及时清点市政绿化养护取水口数量和分布情况,建立台账管理;要责成区园林所加强合同违约处罚条款设计,提高监管效果。
2.关键监管措施执行不到位。一是未按原标准恢复绿化。审计查看现场发现多处地点绿化枯死后补植标准低于原标准,多处地点出现黄土裸露现象,未按原标准恢复绿化的现象较为普遍,区园林所未及时督促管养单位按照原标准恢复绿化。经抽查个别地点进行测算,发现原状绿化与补种绿化的总价差约11.57万元。二是监管发现问题督促整改不到位。区园林所引进第三方专业单位协助监管绿化管养服务,但第三方监管报告中提出的问题未得到有效整改,部分问题屡查屡犯,区园林所未有效督促管养单位深度整改。审计抽查个别苗木补种现场也发现,补种后因养护不当、不及时等原因导致较多补种苗木死亡、黄土裸露的问题未得到有效整改。
审计要求,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要责成区园林所监督养护单位对枯死绿化按照原标准恢复,严格落实养护责任;要责成区园林所提高监督发现问题的整改力度,切实提高绿化管理水平。
3.绿化工程建设管理方面存在瑕疵。一是个别项目现场与设计图纸差距较大。罗湖区2020年园林绿化提升、罗湖区碧道建设试点工程等2个项目已通过验收,审计抽查发现部分现场情况与图纸要求差距较大,建设单位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区建筑工务署对施工现场和验收管理不够严格。二是个别项目建成后长期未移交并缺乏管养。审计抽查“三横四纵”车行道及爱国路等人行道品质提升项目现场发现,水库新村南门外天桥新建绿化设施大部分被杂草覆盖,成为野地。因项目移交前,市交通运输局罗湖管理局未完成项目存在问题的整改,无法移交给区园林所管养,导致新建绿化设施因长期缺乏管养而荒废。
审计要求,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区建筑工务署要加强绿化工程建设管理,严格按图施工和验收,提高绿化景观效果。市交通运输局罗湖管理局要加强绿化工程移交管理,及时修复绿化设施并移交管养;区园林所要及时将有关问题上报市城市环境品质提升行动罗湖指挥部。
(二)财政投资项目预算、结算和竣工决算情况
对区财政评审中心自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审核的全部171个预算、结算和竣工决算(以下简称“预结决算”)项目进行了审计调查,涉及送审金额83.60亿元,核减金额4.77亿元,平均核减率5.71%。各建设单位基本能按规定编制项目预结决算并报送审核,区财政评审中心基本能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审核工作,审核质量较好。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有:
1.结算审核精细度不足。一是个别清单项计价不够准确。1个工程通过设计变更改变木纹铝板厚度,区财政评审中心在调整综合单价时未按合同约定规则计算;1个工程结算审核中,区财政评审中心确定细石混凝土价格时未按要求计算增加费;1个工程的网线属于价格稳定的常规材料,区财政评审中心采用价格(2.44元/米)高于市场价格(1.4-1.9元/米)。二是个别清单项未对周转材料造价进行折算。成品混凝土预制块作为工程的围挡基础,应周转使用,区财政评审中心未按周转使用情形折算其造价。三是个别清单项未按照竣工图进行结算。上述事项多计金额合计约10万元,虽然偏差值不大,但结算审核是有效控制项目投资的重要手段,提高结算审核精细化管理有利于更真实准确反映工程造价,确保财政资金合理有效使用。
审计要求,区财政评审中心要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计价规则及合同单价进行计价,并防止材料价格偏离市场价;加强周转材料相关造价审核;严格按竣工图纸审核结算,提高审核精细度。
2.建设单位支付工程进度款金额超过结算审定金额。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建设的深南东路景观照明提升工程采用代建制,此项目超付工程款1,343万元,截至2022年6月底仍有956.95万元未追回。区建筑工务署建设的金三角金融商业核心区灯光夜景提升工程采用代建制,此项目超付工程款727.67万元,已全部追回。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项目采用下浮率招标,中标合同价大幅高于工程实际造价,建设单位未根据审核确认后的施工图纸及时按实调整工程造价,对建设资金使用情况监督把关不到位。
审计指出问题后,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已追回超付工程款100万元。审计要求,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要加紧追回多付工程款。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区建筑工务署要加强对代建项目的工程管理,避免出现工程款超付现象。
3.未按规定通报预结决算编制质量低的项目。区财政评审中心自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审核的预结决算结果中,1个项目(占2.6%)结算审核金额超中标价15%,20个项目(占16.8%)预算送审金额超预算审核金额10%,24个项目(占61.5%)结算送审金额超结算审核金额10%。《罗湖区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管理实施细则》规定应对上述结果定期进行通报,但截至2021年6月底,区财政评审中心未在全区范围内通报上述项目。
审计要求,区财政评审中心要定期在全区范围内通报预结决算编制质量低的项目,督促各建设单位加强工程管理工作。
六、审计查出问题处理及整改情况
以上涵盖区审计局2021至2022审计年度的审计结果,出具审计报告16份,查出问题145个,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68条,出具审计决定书5份;发出线索移送函2份、风险提示函4份。此外,区审计局抽调审计力量26人次参与上级审计机关税收、扶贫专项等审计项目,以及区委巡察、区纪委监委案件办理、区委组织部党务检查等专项工作,努力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被审计单位高度重视,采取措施做好整改工作。截至2022年8月底,已整改金额838.55万元。下一步,区审计局将督促被审计单位继续推进整改,并在审计结束后3个月内向区审计局报送整改情况。区政府将在区人大常委会审议审计工作报告后,部署落实整改工作,并向区委审计委员会、区人大常委会报告整改情况。
七、审计建议
从审计情况看,上述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为:部分部门及单位对部分政策措施研究不够透彻,管理机制有待完善,预算精细化管理有待加强,绩效管理和风险管控水平还有待提高。为此,审计建议:
(一)推动重大政策全面落地,兜牢兜实民生底线
主动服务“双区”建设,聚焦“湾区枢纽、万象罗湖”定位,逐项逐条吃透政策、用好政策,推动重大政策措施和改革任务落地见效。推进重点片区建设,重塑空间发展格局,推进“一主两区三带”发展平台建设,打造可持续创新型产业强区。围绕“民生七优”目标,加快补齐教育医疗等民生短板,加强重点民生资金全过程跟踪问效,努力打造民生幸福标杆城区。
(二)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推动财政资金提质增效
继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压减非必要非刚性、无效低效支出,腾出财力优先用于保障民生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做实项目准备工作,按需合理编制预算,强化预算执行约束,深化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加强财政资金使用全链条、智慧化监控。将绩效管理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进一步健全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挂钩机制。
(三)提高风险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风险隐患
加强政府债务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实时监测,实施债券资金穿透式监管,提高债券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资产管理与预算、财务管理的衔接,依法管理和处置资源资产,整合盘活存量资产及长期低效运转、闲置资产,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强化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管理,加强立项、招投标、资金、质量等重点环节的管控,防范工程风险隐患,提高政府投资绩效。
(四)完善落实整改机制,持续提升审计整改质效
完善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夯实部门整改主体责任,形成边审边改、持续整改、定期“回头看”的整改闭环。加强审计督促整改与人大监督、纪检监察、组织干部监督、政府督查等工作的贯通协同,构建衔接顺畅、配合有效的大监督工作格局。坚持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一体推进,促进“审计一点,规范一片”,持续提升审计监督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