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3年,精诚团结、务实进取,交出了一份振奋人心的高质量发展全新答卷
2023年,蛇口街道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各项工作部署,围绕“打造精致精品精彩新蛇口”目标,以老街区焕发新活力、升腾烟火气为主题,狠抓基层治、街区建设和民生福祉,各项工作在实干中推进、在创新中发展。
(一)全面加强党建引领,“进”的势头在延续。坚持把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组织处级干部集体读书7次、专题研讨16次,安排各级党组织书记讲党课240场,围绕居家社区养老、辖区多元文化发展等问题形成调研报告21篇,逐一办结蛇口市场环境整治、公厕改造、共建花园等15项为民实事,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克服时间紧、任务重、交通不便等不利因素,在孖洲岛上建成全市首个海岛党群服务中心,创新打造赋能企业发展、吸引人才留下的“蓝海红帆”党建品牌,完成了街道近几年一直想做却没有做成的大事,受到市委组织部充分肯定,11月21日,湘岳书记专门在孖洲岛参加《民心桥》栏目,对该党群服务中心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予以肯定。创新“小个专”党建工作模式,举办8期蛇口美食夜市,叫好又叫座,相关项目获评2023年深圳“以人民为中心——党建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优秀案例;在东角头社区打造全省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座谈会暨老干部工作推进会观摩点,成为全省唯一的基层参观调研点,获得省委组织部及参观领导的一致好评。建成全市首个街道级“网格员+楼栋长”工作室,持续延伸基层党建触角,加快锻造网格员队伍,基层社会治理新活力有效激发。指导香港蛇口同乡会顺利完成换届工作,充分调动同乡会的桥梁纽带作用,联络占全市比例三分之一会员的近万名蛇口乡亲,将“爱国、爱港、爱乡”精神化为实质行动,作用发挥、资源优势逐渐彰显。
(二)稳步提升街区品质,“美”的颜值在刷新。锲而不舍、攻坚克难推动大铲旧改项目突破性实质动工,基本消除土地收回和信访维稳的重大隐患,积极推动历经17年等待的渔二村旧改启动桩基工程,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历史遗留难题;扎实推进蛇口大厦安全隐患综合整治和老旧小区综合改造,街区颜值和气质不断提升。顺利完成蛇口影剧院新国乐基地改造项目立项,并行启动原建筑物拆改专项论证、用地预审等工作,项目建设迈出坚实步伐。配合落实深圳歌剧院用地入库工作,攻坚完成地铁13号线南延段东角头站土地清理及移交任务,全力保障重点项目有序推进。紧抓市容秩序治理,扎实推进执法专项行动,加快完成12座公厕改造,加强储备地和临时用地监管涉及3.3万多平方米,城市管理更加精细、街区面貌更加整洁。
(三)守好筑牢安全防线,“稳”的基础在夯实。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妥善处置望海路快速化改造信访保障项目平稳顺利推进。扎实推进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燃气安全专项整治、消防集中夜查、交通安全“百日攻坚”等专项行动,辖区安全形势稳定向好。建成全区面积最大、内容最全的安全教育馆,“沉浸式”宣教让居家安全“入脑入心”。顺利通过全区应急管理机构规范化达标创建工作,稳步推进组织体系标准化、制度机制标准化、应急预案标准化、应急保障标准化、宣传教育标准化“五化”建设,应急管理体系规范化水平全面提高。
(四)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好”的预期在巩固。持续推进创建健康街道三年行动,主动探索实施全市首个街道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工作模式,东角头社区获评全区首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联合光大银行建成全市首家“银行里的城市书房”,打造空间和业态综合利用示范样本,得到湘岳书记等4位区领导批示肯定。以最高分创评“深圳市学习型街道”,让蛇口既有烟火气、又有书香气,湘岳书记点赞“很好!”。暖心打造宜居、宜学、宜乐、宜游的儿童友好空间,街道获评深圳市儿童友好示范街道,海洋科普馆获评深圳市儿童友好基地。积极探索“工会建设+岛屿服务”新模式,获中央级媒体《工人日报》报道。继续深化推进国际化街区建设,多形式搭建中外文化双向交流互动平台,获评市首批“国际化示范街区”,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副总领事白翱龙先生一行专程到访并致谢,今年先后接待34批次其他省市区单位前来调研学习,国际化品牌不断擦亮。
(五)努力释放发展潜能,“强”的动力在集聚。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举办蛇口好食节、美食夜市等系列活动,吸引大批市民来蛇口“微度假”,带动辖区餐饮业、住宿业经济增长,既升腾了烟火气、又多打了“粮食”,逐步让蛇口的烟火味由“网红流量”变成“经济增量”。扎实开展助企行、“拼经济”等行动,靠前服务企业发展,克服辖区企业个体规模和总体基数小等不利因素,精准动员,深入挖潜,成功与560家挂点企业建立长效沟通机制,协调解决各类企业诉求94件,新增纳统入库企业16家,超额完成规上营利性服务业、工业“拼经济”目标,成为全区唯一完成服务业“拼经济”目标的街道,街道“用心生活”和“用力打拼”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顺利完成海湾、渔二、湾厦股份公司换届选举工作,有序推进大铲、南水等股份公司换届工作,鼓励和引导股份公司积极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推动股份公司健康稳定有序发展。
与此同时,人大工委、纪工委、党管武装、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关工委等工作稳步推进,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蛇口街道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2024年,深挖优势、抢抓机遇,实干笃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蛇口样板
2023年10月8日,伟中市长在湘岳书记的陪同下,专门利用一个下午时间,带队在蛇口街道调研东角头片区规划、深圳歌剧院、望海路快速化改造等项目,强调东角头片区集聚“山、海、河、湾”等优质生态资源和深圳歌剧院等艺术文化资源,是展现山海共生城市形象、集聚演艺文化产业的城市新客厅。指出蛇口老镇是深圳滨海城区的典型代表,要保持烟火气、焕发新活力。
2024年,蛇口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伟中市长在蛇口调研时的指示要求,以及区委八届五次全会和区八届三次党代会精神,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坚持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抓实重点、攻坚难点、提升亮点,全力打造精致精品精彩新蛇口,不断在全市、全区版图中增加蛇口分量。
(一)坚定不移强党建、提作风、善创新,全力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充分发挥党建引领效能,聚力服务基层治理。一是筑牢建强基层战斗堡垒。聚焦“典范”,实施“先锋基石”计划,开展党员“提质”、队伍“树先”、书记“培优”三项行动,锻造素质过硬、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聚焦“规范”,发挥支部书记工作室平台功能,建立思想引领实训所,强化引领发展、示范创建、人才培养有机融合,持续培育基层“领头雁”;聚焦“示范”,从四星级党支部和质量管控示范支部中,打造一批可复制、有创新的党建案例,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二是提质扩面党群服务阵地。在蛇口市场持续打造“三新”党建阵地,根据需求规划多功能会议室、洽谈室、书吧等空间功能,擦亮“夜肆·蛇口”美食集市品牌,把蛇口市场“小个专”党建阵地做大。探索“新就业群体+小个专”党建,围绕“文体时尚”“阅读修身”“审美艺趣”等主题,将服务资源配送到园区企业的职工身边,把“新兴领域党群驿站”园区党建阵地做强。深化“党群新貌”工作,积极推进更多党群服务中心“微改造”,建设更具亲和力、吸引力、影响力的党群服务中心;落实南山区“党群‘来服市’·南山好‘市’来”部署,推动海洋科普馆活动系统开展,把“1+13+N”党群服务中心联盟阵地做优。三是巩固发展良好政治生态。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突出抓好第一种形态突出以案促改、以案示警、以案明纪,持续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综合运用专项检查、明察暗访等手段开展监督,加强对党员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以家风家训为抓手把清廉教育建设延伸到最小单元,不断浓厚“社会尚廉、人人促廉”良好风气。注重对年轻党员干部的理论培训、跟岗锻炼、课题调研、实战实训,不断增强党员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本领担当。坚持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纳入领导班子、党员干部目标管理,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二)锚定目标抓重点、攻难点、提亮点,全力激发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更加主动地融入和服务市、区重大战略,锚定蛇口国际海洋城这个定位,打造更具影响力的滨海城区。一是加快建设演艺文化产业集聚区。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深圳歌剧院、蛇口渔港、蛇口山公园等市区重点项目,既全力配合推进落实上级的部署要求,又充分发挥街道的主观能动性,主动靠前服务,积极建言献策,加快推动“规划图”变“实景图”。加强与区建筑工务署等单位配合完成蛇口影剧院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启动建设,以重点工作的率先突破,带动整体建设的不断跃升,切实把蛇口街道的区位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胜势。二是加快建设海洋新特产业承载区。依托全市首个海岛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孖洲岛“蓝海红帆”综合提升专项行动,围绕强党建、兴产业、优生态、重文旅实施四大行动,做实“四轮驱动”海岛篇章,全面提升企业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创新人才集聚度,护航岛上企业“走出去”、服务科技人才“留下来”,让“党建红”“海洋蓝”成为蛇口高质量发展最亮的底色。三是加快建设滨海人文休闲样板区。围绕建设“烟火蛇口、滨海都市”这个重大课题,加快启动推进蛇口老镇综合整治提升,通过有机更新、业态提升、文化融合、美食集结等工作,活化提升街区立面品质,优化滨海慢行通道,重塑街道文化内涵和秩序功能。先行对海昌街、渔村路实施改造,对沿街立面、道路景观、基础设施进行整体改造,示范带动、全域推进,让蛇口更加充满烟火气、文化味、国际范。
(三)持之以恒强建设、拓空间、细管理,全力促进街区品质稳步提升。着眼群众关切,注重品质塑造,让蛇口重新聚拢人气、焕发新生活力。一是推动城市更新再加速。积极协调完成蛇口新街城市更新单元专项规划编制,持续推动渔二村、大铲村旧改建设施工,持续加大湾厦村及海湾村城市更新立项,努力让街区精美呈现颜值和气质。压茬推进辖区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改造工作,明年完成南水小区和广物花园竣工验收,同时启动第二批老旧小区的摸底调研、申报立项、方案设计、概预算编制报审等前期工作,努力让居民享受到更加舒适、便利的环境。全面推进渔二村保障性住房规模化品质化改造提升项目,力争实现居民居住和城中村改造的双赢局面。二是推动全域环境再提升。探索推进“物业城市”改革,积极引进具备多种资质的综合性物业管理企业,统筹管理街道市容巡查、环卫保洁、垃圾分类、爱卫消杀、公园公厕管理等工作,不断整合资源、提升效率。扎实推进绿美蛇口、绿美新城建设,加快实施后海大道绿化带、工业七路绿化带、湾厦山公园改造、孖洲岛绿化景观提升等项目,徐徐展开出门见绿、转角遇美、出门即景的美丽生态画卷。三是推动发展空间再优化。继续推进土地整备工作,重点落实内伶仃岛统征土地、地铁13号线南延段等项目土地整备入库工作,积极推进东角头社区蛇口山96-062地块土地整备项目等。全力做好辖区违法建设治理(消存量)工作,采取执法拆除、城市更新、完善手续等措施,稳步推进违法用地消存量遏增量。加强国有储备地和临时用地监管,依法约谈违法用地和到期临时用地单位,责令补办手续或实施处罚,切实有效保障国土资源。
(四)坚持不懈压责任,筑防线、稳形势,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平安稳定。坚持“既要又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安全稳定,努力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一是让安全之堤更牢固。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道路交通、城市运行、防汛防台等各领域隐患排查整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持续加强街道消防救援所规范化建设,深化巩固消防行政委托执法试点成果,夯实基层消防安全治理基础,不断提升消防监管和服务水平。健全完善防汛抗旱指挥体系,衔接“防”“抢”“救”的责任链条,不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二是让源头治理更精准。聚焦“源头预防”这一根本,加强群众诉求服务中心建设,配备群众接待大厅、矛盾纠纷调处室、网格工作室、社会心理服务室、部门进驻工作室和监控研判室等“五室一厅”。盯紧重点时期、重点领域和重点人员,畅通群众申诉信访渠道,吸纳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等工作力量,推动多部门、多主体“联合接访、联合调处、联合帮扶”,及时解决居民群众的合理诉求,推动群众诉求“一站式”办理,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三是让法治氛围更浓厚。扎实开展“法律大讲堂”“社区普法文化节”等具有蛇口特色的普法宣传活动,营造良好法治氛围。充分发挥蛇口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作用,持续优化涉外法律服务,不断提高涉外法治工作水平。坚持柔性执法和有效执法结合,让城市管理既有尺度、又有温度。加大监管执法力度,规范城中村水电燃气代收费行为。落实社区居委会优化调整,统筹优化社区资源配置,提升社区服务精细化水平。
(五)全心全意补短板、强保障、优服务,全力推进民生事业持续发展。活用蛇口特色资源,强化特色创新,发展特色品牌,全力打造蛇口特色发展优势。一是推动文化惠民增效。持续推进蛇口历史显性化,链接融合各方资源,围绕村落文化、美食文化、海洋文化进行系列编制,打造多元文化蛇口,形成蛇口品牌效应。挖掘活化辖区三大文化体系、六个城中村文化资源,打造姊妹节、开丁节等文化品牌活动,大力传承与发展村落文化。升级以美食聚客、以文化会友的蛇口City Walk路线,做大做强“夜肆·蛇口”、蛇口好食节、蛇口“有得饮”等系列美食文化主题活动,,让“走读蛇口”的品牌更有热度、更有成效,争取为全区经济发展打出更多“粮食”。二是促进优质服务共享。持续推进健康街道创建,充分发挥健康官作用,链接优质医疗资源,优化癌症综合防治体系,让辖区群众更有“医”靠。坚持国际元素和本地特质的融合创新,多点发力提升街区的设施与服务,不断浓厚多元、开放、友好的国际化氛围,不断吸引着海内外人才聚集。重启与法国南特市合作,举办中法艺术大师国际交流系列活动,用“蛇口实践”讲好“中国故事”。全力做好劳动保障、残联等民生服务,扎实做好残疾人、精神障碍患者等特殊人群的心理健康服务,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加强基层政务建设,完善社区窗口设置,减少纸质材料收取,推动更多事项“零跑动”办理。三是营造全龄友好氛围。持续探索实施“1+1+N”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完善街道、社区、小区、家庭“四级养老服务网络”阵地;开展社区托育服务试点,积极构建15分钟托育服务圈。以争创全省儿童友好示范街道为牵引,在社区构建“邻里、出行、品学、乐活”四大微圈,推动趣味运动会、邻里书房、共建花园等“幸福邻里”场景提质拓面,推进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打造家门口“儿童专属”空间,积极开展儿童文旅、科普研学活动,让儿童与城市在宽松、活跃的氛围里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