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改革方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五公开专栏 > 决策公开 > 决策预公开 > 重要改革方案

深圳市审计局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

信息来源:市审计局 信息提供日期:2021-03-12 11:04 【字体: 视力保护色:

  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全面铺开、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也是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审计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深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有效发挥审计的监督和保障作用。2020年,全市审计机关共完成审计(调查)项目270个,查出各类问题金额143.06亿元,出具审计报告等375篇,提交审计信息等262篇,提出审计建议1181条,推动被审计单位建立健全规章制度290项,移送处理事项145件、涉及45人。其中,市审计局完成审计(调查)项目66个,查出各类问题金额66.11亿元,出具审计报告等96篇,提交审计信息等71篇,提出审计建议256条,移送处理事项105件、涉及8人。

  一、2020年审计工作情况

  (一)主动作为、全力以赴,为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市审计机关坚持“一手抓防疫、一手抓业务”,选派业务骨干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助力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一是关口前移提前介入。全市审计机关主动为与疫情防控联系紧密、社会关注度较高的单位开展业务提供支持,市审计局及时向财政、社保、国资等部门以及红十字会、慈善会等单位提出审计建议,发出风险提示函,推动捐赠款物管理使用高效透明,该举措走在全国前列。二是扎实开展专项审计。全市审计机关派出11个审计组、58名审计人员对各区(新区、合作区)开展疫情防控资金和捐赠款物专项审计,延伸审计红十字会、慈善组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重点审计财政专项资金11.24亿元、捐赠资金1.03亿元,推动整改问题87个、建立健全规章制度37项。三是持续跟踪政策成效。市区审计机关统筹审计力量,分工协作对《深圳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共渡难关的若干措施》开展跟踪审计,印发工作指引2份,督促相关部门整改6方面问题,并就收集的部分企业诉求提出了审计建议,推动惠企政策落实落地。

  (二)积极探索、持续发力,推动审计监督全覆盖向纵深发展

  1.在促进统筹协调发展上持续发力,推动党委和政府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全市审计机关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运用大数据揭示分析政策措施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反映好经验好做法,提出政策建议,跟踪落实整改情况,审计成效获得市区主要领导的肯定。一是助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市审计局有重点、有步骤、有深度地对本地3家金融机构开展审计,关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揭示了相关风险隐患;开展扶贫协作和合作交流资金专项审计,派员参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援疆等审计项目,助力脱贫攻坚顺利收官;对大鹏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主要领导开展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开展了重大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管理及运营绩效审计。南山区审计局对垃圾分类政策落实情况开展审计,服务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二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保障措施落地见效市审计局跟踪审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保障措施落实情况,其他审计项目也积极关注相关政策执行情况,有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是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市审计局在疫情期间采取非现场审计方式,“云分析”优化营商环境有关政务服务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对标先进城市开展对比,出具的数据分析报告获得市领导批示,挖掘形成的案例入选审计署审计教学案例。

  2.在助力财政政策提质增效上持续发力,推进公共资金审计全覆盖“纵向到底”全市审计机关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在推广运用数字化审计模式的基础上,强化对政府“四本账”全口径监督,研究经济社会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有效发挥常态化“经济体检”功能。一是统筹开展数据分析。市审计局统筹各区局完成对市区一级预算单位审计的全覆盖,和对所有预算单位财政管理数据分析的全覆盖,审计了市区620个部门,查出管理不规范金额2.57亿元、非金额计量问题11个。光明区审计局形成的共性问题清单及审计专报获区领导批示。二是扎实开展专项审计。市审计局专项审计了惠企利民财政直达资金、政府投资基金、高校财政经费,比对财政、工商、社保、税务等数据,科学制定指标进行评价,推动提升财政直达资金、政府投资基金管理能力,有针对性地提出高等教育财政可持续保障措施。三是注重开展分析研判。市审计局整合比对预算数据与采购资金需求、决算数据与目标资金需求,揭示科研机构采购漏洞和风险、专项资金审核发放存在的问题,促进规范高效使用财政资金;测算了完成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的财政资金总量,为市政府专题研究解决教育投入事项提供决策依据。

  3.在促进国资国企健康发展上持续发力,推动国有经济竞争力不断提高。全市审计机关聚焦国资国企和金融机构管理运营,把防风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持续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发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审计平台“1+N”作用,促进国有资产做强做优做大、增值保值,推动地方金融机构规范运营。一是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市审计局开展了资产管理情况专项审计,根据资产规模,重点抽查11家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揭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风险漏洞。罗湖区审计局将审计触角拓展至街道直属企业, 摸清了辖区国企物业总体情况。二是推动国企管理制度完善。市审计局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审计为主线,针对不同业务建立个性化的审计模块和大数据应用场景,嵌入式调查市属国企经营管理、异地投资和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情况,对国企混改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得到市领导批示。龙岗区审计局对4家区属国企开展全覆盖审计,推动完成12家下属企业处置工作。三是密切监测金融领域风险。市审计局加大对金融机构的风险监测,发挥专业性强、触角广泛、反应速度快的特点,揭示在市属国企担保抵押业务、金融资产投向、地方金融监管等方面存在的风险点,推动金融领域风险早发现、早处置。

  4.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资源环境保护上持续发力,积极探索资源环境审计新方式。全市审计机关聚焦国有土地资源管理规范性效益性和生态环境领域重要目标任务,重点关注国有土地使用管理和领导干部履行环境保护责任情况,促进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和正确政绩观,切实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一是积极推进综合授权改革试点工作任务。市审计局以大鹏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为平台,试行工作指南,制定负面清单和审计评价体系,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和生态环境离任审计创新”改革试点内容进行校验。二是融合开展资源环境专项审计。市审计局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对国有土地出让收支、产业用地供给配置、重大城市垃圾处理设施等进行审计,着力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大鹏新区审计局建立资源环境相关数据库,研究制定分类整治措施。

  5.在增进群众福祉上持续发力,推动民生保障和发展措施不断深化。全市审计机关聚焦公共事业发展和民生改善,继续围绕国计民生,加强对交通、医疗、教育等重点民生领域的审计。一是推动守住民生保障底线。市审计局继续抓好社保医保基金、保障性住房审计监督,组织开展储备物资专项审计,依托大数据进行趋势分析并提示风险,与兄弟市审计机关合作揭示骗取医保基金的行为,提交的专项报告和审计要情获得市领导批示。二是推动提升交通、医疗、人才服务品质。市审计局扎实开展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数据的挖掘分析,交通领域关注了公共交通财政补贴、道路品质提升行动,医疗领域关注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市属医院“智慧医疗”系统,人才领域关注了人才政策和“稳就业”政策,促进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福田、盐田区审计局通过对幼儿园、中小学进行审计,推动加快学校建设进度。

  6.在推进领导干部履职尽责上持续发力,全面提升经济责任审计层次和水平。全市审计机关聚焦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认真执行《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全年审计领导干部89名,查出各类问题金额25.62亿元。一是合力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市委审计办、市审计局建立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员单位包括纪检监察、组织人事、人力资源、国资监管、金融监管、财政和审计,推动召开了市委审计委员会成立以来的第一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进一步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地区、重点岗位领导干部的监督。二是围绕权力运行强化审计监督。市委审计办、市审计局以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为目标,审计市管领导干部30名,对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关联分析,查出各类问题金额16.26亿元,发出移送处理书35份,移送违法违规问题线索67起、涉及金额65.81亿元,揭示问题背后的体制障碍、机制缺陷、制度漏洞,提出审计建议。

  (三)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优化审计管理和组织方式取得新成果

  1.审计项目计划的龙头和“指挥棒”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全市审计机关在认真编制和执行审计项目计划的基础上,在召开审计进点会、管理审计现场、共享利用审计成果等方面探索出有效经验。市审计局建立并动态更新全覆盖审计对象数据库、内审指导监督工作对象库,探索运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对市本级一级预算单位进行审计风险数据画像,得到纪检监察机关的肯定;强化跨类型审计项目和跨层级审计机关、跨专业审计部门、跨区域审计项目的相互衔接,落实“两统筹”取得良好效果;将审计年度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管理,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分类督办审计项目,推动加快审计项目实施进度。

  2.大数据审计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市审计局成立大数据审计工作领导小组,增设大数据审计处,印发电子数据采集工作方案、电子数据管理办法等,要求大数据审计项目设置业务、技术“双主审”,推动大数据审计模式在全市铺开;建成市财政行业审计数据规划库,与财政、社保、医保、公积金、组织人事数据实时联接,启用大数据分析室,数据分析范围扩大至市区两级预算单位;从市区审计机关抽调业务骨干和专业人员,组建全市财政数据联合分析团队,首次实现市区纵向联动、市本级业务部门横向互动的财政全覆盖大数据审计模式。宝安区审计局完成经济责任审计信息系统、审计整改监督信息化系统、重大项目稽查系统的开发运行。

  3.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取得新突破。市审计局对整改事项实行“挂销号”动态管理,将以前年度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纳入审计内容,强化审计整改信息公开,将整改情况作为对被审计单位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该举措走在全国前列;联合纪检监察机关进行整改“回头看”,主要关注疫情防控、民生发展等领域;印发街道党工委书记履行经济责任问题清单,通报普遍性、典型性、苗头性问题,督促各区开展自查自纠。龙华区审计局开展“回头看”推动132个问题完成整改。坪山区审计局梳理形成巡察和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清单。深汕特别合作区审计局组织辖区单位开展自查自纠整改了5个问题。

  4.审计成果开发与运用进一步深化。市审计局注重形成多维度的审计成果,审计过程中及时出具风险提示函、审计整改函、审计建议函等,定期向市委审计委员会报送审计要情、信息专报、工作动态等,市委审计委员会成立以来共报送审计简讯28条、审计要情和信息专报39篇,获市领导批示24次;注重形成综合性的工作成果,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报告反映了市本级全口径预算、部门预算执行、财政决算、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重大专项和政府投资项目等六类审计情况,“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专题绩效审计工作报告全面反映了2020年绩效审计情况,涉及政策贯彻落实、财政资金提质增效、民生事业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四个方面,获得了市人大常委会的肯定;注重形成具有特区特色的科研成果,首次承担审计署重点科研课题,报送的大数据审计调研报告获评审计署“优秀调研报告”。

  5.推动监督力量贯通获得新进展。市审计局主动与其他监督部门对接,按照与纪检监察机关、市委巡察机构建立的协同机制,选派人员参加巡视巡察、办案和干部监督等工作,将年度巡察计划作为制定审计项目计划的重要参考,将市委巡察办建议的单位列入“巡审结合”范围;推动“巡”“审”双方建立健全成果共享机制,定期向纪检监察部门抄送审计报告;加强统筹协调,采取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联动的模式,开展市属国企异地投资审计,在高校财政经费投入使用、市属医院“智慧医疗”系统建设等审计项目中调动内审人员配合审计;要求将内审机构人员配备、项目实施、结果运用等列入必审内容,提高监督实效。

  (四)践行“两个维护”,强化政治忠诚,党风政风和机关效能进一步提升

  1.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市审计局以坚定理想信念巩固拒腐防变根本,及时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和重要理论文章,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局党组完成理论中心组18个主题学习、分专题开展8次集体研讨,各党支部开展政治学习220次;以强有力的责任践行对党忠诚,局党组5次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以政治生态风清气正引领廉政建设走向深入,局领导班子93次参加支部组织生活、16次为党员干部讲党课,各党支部召开支部会议261次、主题党日活动102次、谈心谈话205次、谈话提醒10次。

  2.以高压态势扎紧扎牢廉政防线。市审计局把作风建设抓在日常,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局党组主要负责同志为全局干部讲授专题党课,组织局级干部参加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培训班、各党支部观看警示教育片;认真做好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和干部日常管理,抓好领导干部干预审计活动记录制度、审计现场临时党支部建设规定、审计现场纪律检查工作办法、廉政回访机制的落实;加强退休干部去向和兼职取酬情况摸底排查,进行干部退休前廉政提醒,局党组领导主持开展新任处级干部、新入职干部廉政谈话23人次。

  3.加快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审计队伍。市审计局坚持在教育和实践中锻造忠诚干净品格,组织干部赴河源、潮州、汕头开展党性教育培训,开展审计系统集中整训专题讲座,完成11期新入职干部综合能力培训班、审计实务导师10项专题培训,参训干部近900人次,选派17名干部到基层服务指导防疫工作,组建“青年突击队”并先后6次到社区开展防疫志愿服务,4名团干在全市共青团系统获表彰。

  二、“十四五”时期工作思路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深圳市审计工作要自觉融入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围绕深圳改革发展全局,聚焦主责主业,发挥审计工作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十四五”时期,全市审计机关要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紧扣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重大战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高质量推进审计全覆盖,对标对表国际国内先进经验,坚持先行示范,当好全国审计机关排头兵,以创新引领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全国审计工作发展提供“深圳经验”:到2025年,全面形成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与深圳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审计工作机制,全面建成以数字化审计为主导的审计发展格局,全面建成高素质专业化的审计队伍,在促进实现深圳市年度经济发展目标任务、维护好人民根本利益、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等方面,更高质量发挥监督和保障作用。要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一)审计工作政治属性鲜明彰显。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强化新时期审计机关的政治属性。坚决贯彻落实党对审计工作的各项要求,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审计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健全完善市委审计委员会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市委审计办作用,在推动深圳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过程中更好发挥审计的监督和保障作用。积极推动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组织人事等与审计监督的贯通,创新利用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力量,全面构建监督合力。围绕审计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强化审计队伍专业化建设,为深圳审计工作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二)审计全覆盖向纵深拓展。审计全覆盖做到形式和内容的高度统一,推动覆盖范围最大化和时效最优化,实现有深度、无盲区、高质量的审计全覆盖。形式上,基于大数据分析,保持和巩固对管理使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地区、部门和单位审计的全面覆盖优势,形成常态化、动态化的威慑作用;内容上,优化完善政策跟踪审计、财政审计、经济责任审计、金融和企业审计等业务体系,突出审计重点,保证一定的资金抽查比例,促进提高审计质量与效率。

  (三)审计数字化赋能全面提升。抓住建设“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契机,推动数字化全面赋能深圳审计工作,为落实科技强审探索更多“深圳方案”。以“金审工程”建成运行为基础,探索建立以大数据审计为统领、各审计业务高度融合、各审计力量共同发力、各监督主体协同推进的数字化审计新模式,全面推行“数据分析+现场核查”的审计工作机制。全面推进审计管理全链条数字化,依托数字化审计平台提高统筹效率,推进跨层级、跨专业、跨领域审计项目和审计资源的优化配置,推进科技与审计业务的深度融合,向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转型。

  (四)审计监督效能全面提升。牢固树立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生命线”的意识,项目组织实施要深入研究被审计对象,科学制定审计工作方案和实施方案,优化审计资源配置,严格审计现场管理,规范延伸调查行为,强化复核把关,确保质量与效率相统一;项目结束后要全面评估审计项目执行效果,加强审计质量检查,强化审计成果开发运用,狠抓审计整改落实,推动审计工作不断提升层次和水平。

  三、2021年工作计划

  2021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全面铺开、纵深推进之际,全市审计机关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对经济形势的重大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深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双区”建设和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服务中心大局、坚持依法文明审计、坚持落实审计全覆盖、坚持构建监督合力,以改革创新推动审计工作实现先行示范,大力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为全国审计工作发展提供“深圳经验”,奋力书写新时代深圳审计事业新篇章。

  2021年全市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李克强总理的部署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上级审计机关的决策部署和市委审计委员会的工作要求,准确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工作,为“十四五”开好局和“双区”建设作出积极贡献,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重点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坚持和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审计工作的根本保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最本质、最鲜明的特征。一是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增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把党的坚强领导落实到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进一步强化做好审计工作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二是有效发挥市委审计办的平台和统筹协调作用。健全各级党委领导审计工作的机制,第一时间掌握市委市政府工作思路,认真研究贯彻落实。继续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完善审计监督与其他监督的贯通机制,为市委审计委员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提供支持和服务。三是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把审计工作融入到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推动新时代新阶段审计工作加快转型发展,善于用政治眼光分析发现的经济社会问题,更加注重揭示体制机制障碍和各类风险隐患,更好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

  (二)高标准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市委六届十七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深圳市委关于制定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是深圳开启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纲领性文件。市委六届十八次全会明确了高质量推进“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的各项要求,全市审计机关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一是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推进“十四五”审计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全市审计机关要按照市委六届十七次、十八次全会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市委“1+10+10”工作部署,全力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深圳综合改革试点,以审计工作成效开好局起好步。二是编制完成“十四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以先行示范为标准,立足审计监督职责,系统谋划“十四五”时期审计工作的发展目标、发展路径和重点工作,努力实现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推动“十四五”时期市委市政府各项部署得到有效落实。三是认真安排2021至2022审计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牢固树立审计“一盘棋”理念,以“十四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为引领,以服务大局、全面覆盖、强化统筹、留有余力为原则,强化项目统筹,积极谋划实现审计全覆盖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有效路径。

  (三)高质量完成各项审计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审计监督首先是经济监督。这是对审计的精确定位,也是对审计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的本质要求。一是牢牢把握审计监督的定位。聚焦主责主业,不断加大对重大政策、重要资金、重点领域的审计力度,坚持把发现的问题放在改革发展大局下审视,提高运用信息化技术核查问题、评价判断、宏观分析的能力,把揭示风险隐患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为准绳,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分析原因、提出建议。二是全面忠诚履行法定职责。围绕提高公共财政管理绩效,统筹开展政府全口径预算执行审计,依法对政府全部收入支出以及相关经济活动进行审计,切实增强财政审计的宏观性、整体性和建设性。围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深入推进“双区”建设等方面做好监督,继续加强对疫情防控、三大攻坚战、国资国企、金融机构、民生事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等方面的监督,突出反映关键性、全局性、重大违法违纪问题和重大风险隐患。三是强化整改跟踪督促检查。继续会同纪检监察机关、巡视巡察机关开展整改“回头看”,会同人大对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进行约谈,对整改不到位的问题一跟到底、查清原因、提出对策。探索建立完善审计整改信息系统,对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和督查情况进行全过程动态管理和分析,做到既整改具体问题,又举一反三、加强管理、完善制度。四是深化审计成果共享运用。所有审计项目都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除审计报告外,每个审计项目原则上应形成至少一项审计成果,对不同单位、不同专项资金发现相同或相似类型问题的,应当综合分析共性、屡审屡犯问题及其成因,提出意见建议供决策参考。五是推进数字化全方位赋能深圳审计。加快“金审工程”建设,并推进有效运行,全面推广“数据分析+现场核查”审计模式,不断提升监督效能。

  (四)以制度建设推进高质量发展。从建章立制入手,加强和改进审计管理和组织方式,积极向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转型,为高质量实现审计全覆盖提供有力支持。一是推进审计法制化建设。加快将审计改革的最新成果反映在立法之中,配合人大等部门修订完善地方审计法规,为深圳审计工作先行示范提供法律保障。二是完善审计内控管理制度。坚持制度先行,全面梳理完善现行的业务管理制度,在审计计划管理、质量控制、成果运用、整改监督等方面,构建从审计计划、资源配置、现场管理、审核审理到责任追究完整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及时把好的经验做法通过制度固化下来。三是加强制度执行督查。强化制度的约束力,督促检查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等各项制度落实。强化审计质量控制和风险防范,严格管控审计实施各环节,合理确定审计目标、内容和重点,增强审计实施方案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压实审计业务部门复核责任,发挥审理部门的质量控制枢纽作用。

  (五)推进审计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的要求,是全面加强审计机关建设的根本遵循。一是不断加强作风建设。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始终保持求真务实、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二是进一步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配合组织部门落实深圳市审计机关干部专业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规划,不断提高审计干部的政治能力、专业能力、宏观政策研究能力和审计信息化能力,增强法治观念和依法办事意识。三是建立经常化、制度化、全覆盖的干部考核培训机制。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把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作风和专业精神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标准,继续实行审计实务导师等制度,强化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审计质量提升意识,激发审计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六)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牢牢把握审计事业前进的正确政治方向,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一是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加强组织领导,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进审计工作先行示范的动力和成效。二是大力推进“标准+质量+示范”建设。以支部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党建阵地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深圳审计工作先行示范提供坚强保障。三是强化党员领导干部主责主业意识和党员干部党内身份意识。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化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专项整治,常态化推进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工作,时刻警惕被“围猎”的风险。四是对党员干部严格管理、严格教育、严格监督。开展经常性纪律教育和党风廉政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审计干部始终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思考谋划开展审计工作,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在具体行动和工作成效上,形成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的良好风气。

触碰右侧展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