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改革方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五公开专栏 > 决策公开 > 决策预公开 > 重要改革方案

深圳市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工作 主要目标指标进展总体符合预期

信息来源: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信息提供日期:2024-01-25 10:05 【字体: 视力保护色: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要求和国家、省发展改革委工作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开展“十四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工作,经过动员启动、深入调研、开展社会公众调查、广泛征求意见等阶段,形成《〈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以下简称《中期评估报告》),经市委、市政府审议通过后,提请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并获得通过。

  《中期评估报告》系统评价两年半来深圳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总体判断,截至2023年6月30日,规划纲要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进展顺利,重大项目推进有力,基本达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中期目标,为规划期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22项调控指标中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新增供应保障性住房、人均预期寿命、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万元GDP水耗累计下降、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森林覆盖率、粮食储备保障能力、能源综合生产能力、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等大多数指标超过或达到了预期进度。

  规划纲要重点任务进展总体顺利,取得显著成效,主要体现为“8个新”: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3.24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6.0%(年均增长指2021-2022年平均增速,下同),2023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5.8%,2023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1.5%;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9.7%,2023年上半年同比增长3.7%,其中出口总量连续30年居内地城市首位。市场主体活力不断激发,商事主体达405万户,位居全国首位,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增至67个,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至442家。

  产业结构实现新优化。2022年,全口径工业增加值达1.14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4.55万亿元,首次实现全国城市“双第一”。出台实施“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行动计划,建立“六个一”工作体系,布局建设20个先进制造业园区,2023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全国领先,深交所股票成交金额亚洲第一。

  改革开放释放新活力。综合改革试点任务全面落地实施,18条典型经验和创新举措在全国推广。国务院在深圳暂时调整实施4部行政法规,为建市以来首次。放宽市场准入24条特别措施加快落地,深圳数据交易所、深交所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等投入运营。入选国家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连续三年获评全国工商联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迭代出台营商环境系列改革政策至6.0版本。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累计推出805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78项获全国复制推广。

  创新能级实现新跃升。研发投入水平全球领先,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5.81%。光明科学城建设加快推进,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二期)等开工建设,深圳医学科学院揭牌。企业创新水平全国领先,企业研发投入占全市研发经费投入94.9%,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19年位居全国城市首位,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2.3万家。

  文化软实力取得新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践行,连续六届获评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入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重大文化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十大特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全面完成,在全省公共文化服务评价中蝉联第一。成功举办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深圳分会场,多部作品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获评全国首批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入选首批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文艺一键通”、体育场馆“一键预约”平台成功运行。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新增基础教育学位43.7万个,南方科技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三甲医院总数达32家,2家医院获批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出台“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社区长者助餐服务和街道示范性普惠托育机构实现全覆盖,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儿童友好城市。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推进民生诉求综合服务改革,打造@深圳—民意速办服务品牌。

  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新进展。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宣布在深圳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深圳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PM2.5年均浓度降至16微克/立方米。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提升至95.2%,茅洲河、大鹏湾分别入选全国首批美丽河湖、美丽海湾案例,入选国家首批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居世界前列,新车渗透率超过60%。入选全国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

  城市功能品质展示新风貌。实施“山海连城”计划和“公园城市”行动,公园总数达1260个,全线贯通塘朗山-大沙河-深圳湾通廊。启动城市第六立面提升行动,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旧工业区和城中村整治提升。轨道交通五期开工建设。获评全国首批“千兆城市”,全国重点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评估实现“五连冠”。

  全市“十四五”重大项目有序推进,截至2023年6月30日投资进度完成50.6%,实现“时间过半、投资过半”的任务目标。公明水库-清林径水库连通工程、海洋大学一期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互联网+”未来科技城、深中通道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华星光电T7、坪盐通道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用。

  “十四五”中后期,深圳将继续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坚定扛起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赋予深圳的新时代历史使命,全面落实省委十三届二次、三次、四次全会精神和“1310”具体部署,按照市委七届六次、七次、八次全会要求,牢记深圳经济特区的使命任务,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坚决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勇当尖兵。

  《中期评估报告》聚焦着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构建具有深圳特点和深圳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扩大需求,增强畅通国内大循环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功能;着力深化深层次改革,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着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开放新格局;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综合承载力,打造宜居、枢纽、韧性、智慧城市;着力增强城市美誉度影响力,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着力加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让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着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中国典范;着力一体推进法治城市、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先行示范城市;着力提升超大城市安全治理现代化水平,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重大安全风险等“10个着力”提出强化规划实施的对策建议。


触碰右侧展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