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图片新闻

深圳看好鸟 我们看好鸟

信息来源:深圳特区报 信息提供日期:2024-08-02 12:07 【字体: 视力保护色:

深圳去年迎来鸟类发现高峰,图为汇聚人才公园湖里的鸬鹚。

  日前,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单位指导,中国观鸟组织联合行动平台携手深圳红树林基金会等93家机构,共同发布了《中国鸟类观察年报2023》。其中深圳元素不少,为看(kàn)好鸟与看(kān)好鸟提供了科学支撑。

  该年报亮点纷呈,基于中国观鸟记录中心2023年新增记录,更新了1291种鸟类分布图,完善了中国海鸟分布格局,梳理了各省2023年度常见鸟种TOP10及珍稀濒危特有鸟类状况等,生动展现了我国鸟类生态的多样性与最新变化。

  去年,全国所有省级行政区及特别行政区的记录鸟种数均较上年有所增加,其中广东记录到524种,同比上升10.08%。各省记录次数排名前10的鸟种共有75种,麻雀位居榜首,其后依次为珠颈斑鸠、白头鹎、喜鹊、白鹭、白鹡鸰、灰喜鹊、乌鸫、小䴙䴘、棕背伯劳和远东山雀。年报还记录了414种珍稀、濒危与特有鸟类。年报生成了中国近海及沿海地区的海鸟分布图,共记录海鸟63种,以鸻形目和鲣鸟目较多。珠三角是海鸟主要集中地区之一。深圳2023年迎来鸟类发现高峰,为新增记录贡献了黑叉尾海燕、丝绒海番鸭、东亚蝗莺、白顶玄燕鸥、达乌里寒鸦等品种。

  深圳是全球候鸟迁飞路线的关键节点之一,为了看(kān)好鸟,深圳在加强湿地保护的同时,承担了大湾区水鸟迁飞廊道监测课题。同时,围绕迁飞区和生物多样性(鸟类)友好型城市,与国家林草局下属机构共同发起建立“中国候鸟迁飞通道保护网络”。

  事实上,在鸟类友好城市的建设道路 上,深圳多方发力,展现了一座生态都市的态度和温度。深圳的公园大都23时闭园后关灯,确保公园夜间处于黑暗状态,对鸟类、夜间活动的兽类等都比较友好。深圳一些大厦外侧玻璃幕墙更是贴上了防鸟撞波点贴纸,全国第一道为保护候鸟而做的隔音墙也出现在深圳,滨海大道为了保护鸟类北移260米,绕过了红树林核心地带。

  “以鸟为朋,故为鹏”。深圳爱鸟护鸟也成常态。正因为深圳看(kān)好鸟,观鸟爱好者才能看(kàn)好鸟。目前,中国内地观鸟爱好者已从14万人增长至34万人。每年都有不少爱鸟者跟随鸟儿“飞”来深圳观鸟。华侨城湿地、深圳市人才公园、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福田红树林保护区、荔枝公园、洪湖公园等地成为观鸟爱好者青睐的“自留地”。他们热衷于鸟类观察,还兼顾野生动植物保护,成为推动我国自然生态监测与保护的重要力量。

转存图片

深圳3项活动入选“2024年广东省自然教育精品课程”

学生们在“红树讲堂”学习自然科普知识。

  日前,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红树讲堂之童诗创作》、广东深圳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的《稻田餐厅开业了吗》以及深圳市梧桐山风景区管理处的《我为毛棉杜鹃宝宝搬新家》被广东省林学会认定为2024年广东省自然教育精品课程。

  本次认定的精品课程,将课堂搬进大自然,将创新与实践相融合,不仅提升了青少年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还激发了他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热情,也让绿色生态成果更广泛地惠及民众。

  “红树讲堂”,充分利用福田红树林湿地的特色资源,将自然科普教育与学校学科教育深度融合,涵盖了语文、科学、人文和自然课程等内容,以“线上直播+线下课堂”的方式突破了地域和人数的限制,既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思维和创作灵感,还帮助他们深刻理解国家实施红树林保护的战略意义,树立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

  踏入红树林湿地,让想象力自由翱翔,学生们创作的红树林童诗、绘画、自然笔记、科普文学作品等作品,充满童真和灵动,通过朗诵表演、展板展示、文创产品等形式传播,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这是“跨领域”“跨学科”“跨场域”科普教育的一次全新探索,具有较高的示范和推广价值。




触碰右侧展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