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进入东江西江双水源时代

信息来源:深圳特区报 信息提供日期:2024-01-31 11:42 【字体: 视力保护色:

转存图片

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公明水库交水点。

  1月30日,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国家水网骨干工程——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通水活动顺利举行。自此,我市形成了东深供水工程、东江水源工程和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三大市外水源联合供水的新格局,城市长远发展必不可少的水资源保障更加坚实。

  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西起西江干流佛山顺德鲤鱼洲,东至深圳公明水库,设计年供水量17.08亿立方米,引入的西江水可提升广州、深圳、东莞水资源保障能力,其中为深圳供水8.47亿立方米,占比近半。

  “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的建成,对深圳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意义重大。”深圳市水务局负责人介绍,深圳人口众多、产业密集、经济发达,但本地水资源匮乏,长期以来依靠东深供水工程、东江水源工程从市外引水入深。多年来,两大供水工程陆续进行了高标准改造升级,成立专门管理机构,不间断开展水质观测和水质巡查,但其水源地都为东江。引入西江水,既能满足深圳长远水资源需求,也让深圳形成“两江并举、双源互通”供水格局,大大提高我市长远供水保障能力。

  为了更好承接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西江来水,近年来我市同步建设深圳境内配套工程体系,实施了罗田水库至铁岗水库输水隧洞工程,新建西丽水库至南山水厂原水工程等核心工程,构建覆盖全域水源至水厂的输配系统;推进公明水库至清林径水库连通工程建设,实现东西部重要储备水源的连通,推进沙湾第二水厂原水改建工程、茜坑水厂原水扩建工程等双水源工程建设,提高水源保障程度;启动沙湾二水厂、南山水厂等10余座水厂新扩建及提标工程。同时,我市积极推动雨水、再生水等非常规水高效利用,并加快老旧市政供水管网改造,采用先进技术降低供水管网漏损水量,稳步建设节水典范城市。

  根据《深圳市城市供水水源规划(2020-2035)》,至2035年,深圳将打造“本地水、东江、西江、再生水”四水源优质充足、供水网络完备、绿色安全高效的超大城市水源保障体系,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全市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知识补给站

  ●有什么优势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水资源需求日益旺盛。东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逼近40%的警戒线,而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只有1.3%。谋划引西江之水解东江之困,是解决粤港澳大湾区东部城市群缺水难题的最佳途径。西江将为南粤大地永续繁荣,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活力。

  ●为什么深埋盾构

  如果按照传统的水利工程设计思路在地上开渠引水,将不可避免地对沿线发展和群众生活造成巨大影响。经过科学研判,在水利部、广东省及沿线城市支持下,项目主动选择向地下60米进军,用全长113.2公里的地下隧洞连接起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群,打造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地下调水工程。

  输水隧洞深埋于地下40米到60米,达到地铁深度的2到3倍,从地下穿越4处高铁、8处地铁、12处高速公路、16处江河湖海,不仅为城市发展腾出宝贵地面空间,还为电力、交通、市政管廊等设施预留浅层地下空间。项目还一改传统斜向施工支洞做法,打造了37座超深垂直工作井,最大程度减少征地及对交通出行的干扰;并将其打造成水利景观与公共空间,融入乡村振兴建设画卷。

  ●克服了哪些困难

  在设计阶段,为了避让城市重要设施和居民聚集区,工程团队翻山越岭,实地考证输水线路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尽最大努力让沿线工区远离闹市区、居民区、生态区。在建设阶段,工程汇聚了48台大型盾构机同时作业,如此规模在中国水利史上绝无仅有,还创下了液氮冷冻开仓作业等多项纪录。他们突破狮子洋底强透水地层施工等阻碍,最终穿越12条断裂破碎带,成功打通7公里长海底隧洞。克服大金山底超硬岩层、超高水压、超多断层等困难,实现三过西江底、两穿大金山。

触碰右侧展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