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舞剧《咏春》2024新年香港首演圆满结束。演出后,《咏春》幕后团队和主演与观众分享创作背景与幕后故事。
1月7日下午2∶30,《咏春》在香港演艺学院歌剧院拉开最后一场演出的大幕。演员们收放自如、真情流露的表演,感染了现场每一位观众,鼓掌声、欢呼声、叫好声不绝于耳。几次冲台之后,主演常宏基俯身与台下观众击掌,场面温馨。镁光灯闪烁,香港观众与主演们留下了难忘的大合照,舞剧《咏春》2024新年香港首演完美收官。
演出结束后,主创团队、演员团队与观众们面对面举行“演后谈”。开诚布公的分享、率性可爱的表达、风趣幽默的回答……主创、主演们的真诚以及对艺术近乎“精神洁癖”般的追求,再度圈粉香港观众。香港舞蹈团艺术总监杨云涛发出邀请,希望主创、主演常到香港交流。
全域圈粉:从明星到路人,从老人到小孩
1月4日至7日,舞剧《咏春》在香港演艺学院歌剧院连续演出5场,场场火爆。《咏春》春咏香江,华彩璀璨。在这4天时间里,几乎每场演出都有香港名人前来观演。昨日,《咏春》在港首演的最后一场演出,记者遇到了特意带子女前来观演的知名模特蒋怡。蒋怡表示,自己本来就很喜欢咏春拳和舞蹈,小朋友也很喜欢,带他们一起来看,希望加深孩子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香港演员、主持人敖嘉年也现身观演现场。敖嘉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武术变舞剧非常特别,“不仅想多看几遍,甚至想参与其中。”
著名歌手、演员叶倩文1月6日晚观看了《咏春》。看完演出的她激动地说:“看《咏春》时能感受到演员们的精神、体力和爱心。表演很专业,很有福气看到这样的表演。”叶倩文称自己已经成功“入坑”《咏春》,秒变“迷妹”的她期待能再多看几次。被圈粉的不仅有叶倩文,还有叶童、黄百鸣、吕良伟等明星,无论是创意还是表演,他们都由衷为《咏春》点赞。
香港普通市民对《咏春》也显示出极大热情。昨日的演出谢幕时,坐在第一排的香港小朋友kiki忍不住起身站立,手舞足蹈,大声叫好。记者在演出现场看到,许多香港大学生、中学生纷纷前来观演。无一例外,他们均给出五星好评,“太美了!太帅了!”舞蹈与武术天衣无缝的结合,仪态万千又刚劲有力,“既古老又现代。看完我都想去学咏春拳了。”香港启思中学学生琪儿说。记者注意到,观众中不乏白发老人。年过7旬的香港市民何先生看完演出十分兴奋,在《咏春》打卡点打起了木人桩。“非常好,看得我热血沸腾,也让我想起了一些往事。”香港咏春体育会成员、叶问的长孙叶港超点评说:“用舞剧这样的形式来推广咏春、推广中华传统文化效果超乎想象。”
常演常新:百场如一,永远保持热情
昨日举办的“演后谈”,邀请了《咏春》主创团队,编剧冯双白,总编导韩真、周莉亚,香港舞蹈团艺术总监杨云涛出席,香港演艺学院舞蹈学院院长陈颂英主持。香港观众举手踊跃,大家都很好奇如此行云流水、天衣无缝的舞武结合是如何做到的。
冯双白表示,舞武结合非常难。“20多年前,我曾尝试过。但学舞的打不了拳,打拳的完全不听音乐。深圳歌剧舞剧院的演员不简单。首先他们是专业舞者,其次他们练习了1年多的武术,身体、肌肉各个方面都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没有追求、没有精神,是吃不下这份苦、干不了这个活的。”还有观众对《咏春》的双线叙事、双空间切换感兴趣。对此,韩真说,“舞台是空间的艺术,舞台创作就是要不停地去创造空间、开拓空间。每一个普通人都有自己的英雄。双空间设置,让灯光师大春与叶师傅共振。”周莉亚则表示,一切技术都是为艺术服务,空间设置亦然。
《咏春》已经演出超过百场,如何做到“常演常新”?韩真表示,既然选择了艺术这条道路,多少都得有点“精神洁癖”,“百场如一。演员们一定要保有100分的热情,把热爱刻在DNA里,从演一个角色到慢慢成为这个角色。”冯双白透露,两位编导都是完美主义者。周莉亚表示,常演常新很困难。“大家看到的舞台呈现,是台前幕后所有人付出的结果,必须所有人都保持住这股精气神才能做到。”
“演后谈”第二部分是《咏春》主演团队与观众见面。常宏基、张娅姝、冯浩然、许天慧等演员出场时,观众席发出热烈欢呼。叶师傅的扮演者常宏基说,较之内地的舞台,香港的舞台尺寸“缩小”,台上、台下的距离更近,“需要投入更深层次的情感去表演,做到没有表演痕迹的表演。”张娅姝则表示,距离观众这么近是很大的考验,“舞蹈的细节、武术的精气神都必须非常到位,才能感染观众。”4天5场,香港首演圆满成功,通过这次演出,深港文化得到更好交流。“演后谈”结束时,在场观众表达了不舍之情,有香港观众发出“再来香港演出”的呼声。
《咏春》香港演出持续升温
等待入场的观众摆起功夫造型拍照打卡。
随着“深圳出品”舞剧《咏春》香港首演首场演出“大获成功”的消息“出街”,报纸、电视、电台以及社交媒体平台的报道、链接如雪片般飘来,舞剧《咏春》在香港持续升温。
受香港首演首场演出“口碑炸裂”的影响,吸引了众多香港市民购买第二场演出门票。1月5日晚,《咏春》如约上演,已经在前一晚看过演出的霍启刚带着妻子郭晶晶和儿子“全家出动”,再来看剧。当晚,香港明星吕良伟也加入“追剧人”行列。
据悉,从1月4日至7日,《咏春》将在香港演艺学院歌剧院连续演出5场。
香江影坛点赞:舞武融合“天作之合”
百年咏春传承,一拳名扬天下。咏春源于南粤,兴于香江,一代宗师叶问将咏春拳拓展到香港,在这个东西方文化汇聚交融之地,咏春被运用在电影、电视剧等流行文化作品中,产生了《精武门》《猛龙过江》等经典之作。
香港市民对咏春拳非常熟悉,至今也仍有大大小小超过百家咏春拳术馆遍布香港。许多香港艺人、明星都曾因参演“功夫片”“武侠片”而扬名。
1月4日晚,前来观演的嘉宾中,叶童、黄百鸣、汪明荃、杜宇航都与“功夫”有缘。黄百鸣是热卖系列电影《叶问》的监制,杜宇航曾在电影《叶问前传》饰演叶问。汪明荃、叶童也都留下过许多脍炙人口的武侠影视作品。
曾获第五届世界武术锦标赛长拳冠军的杜宇航既是演员也是武术家。在他看来,用舞台剧的形式表演咏春,很有艺术感,“搭配舞台灯光,很帅很漂亮!”
汪明荃、叶童则都自谦称自己拍戏“花拳绣腿”全靠“演”,但是舞剧《咏春》的演员不一样,他们是有“真功夫”,既有舞蹈的功底,也有武术的积累,舞武融合“天作之合”。
香港导演徐小明对武术颇有研究,他说,武术、功夫又叫“武艺”,“武术中有艺术。从很早之前,武术和艺术就已经融合到一起了,这次看到咏春拳有了新的设计,心里很高兴。”
吕良伟看过《咏春》后十分感慨,他尤其赞叹演员的表演,“舞剧中叶师傅的扮演者、舞者常宏基才24岁,后生可畏!看到这群追梦的年轻人,一定要支持他们。”
舞林高手共赴:“青春组合”梦幻联动
《咏春》香港首演首场演出收获鲜花与掌声之后,演职人员也“长吁了一口气”。
1月4日演出结束后,常宏基接受了记者采访。常宏基嗓音沙哑地回答说:“非常激动完成了这场表演。”他同时自谦道:“当然,因为我们是第一次适应这样的小型舞台,还有一些不足,后面还会积极调整,接下来的每一场演出我们都会认真对待。新的一年,这是《咏春》的第一场,也是一个好的开始。”
记者了解到,1月4日晚,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演职团队也来到了香港演艺学院歌剧院观看《咏春》演出。谢幕时分,《咏春》全体演员与《只此青绿》团队,台上台下遥相呼应。“青春组合”梦幻联动,引得网友齐齐点赞。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与舞剧《咏春》一样,都是“双子星”韩真、周莉亚执导的作品,在网络上也被网友们称为“青春组合”。
香港舞蹈演员黄丹洋说:“我和我的同事都看流泪了。”她指着自己的眼睛说,“现在我的眼眶都还是红红的,很高兴今年看的第一场演出就如此精彩。”作为同行,她说,不只感觉到演员们的功力,更感受到演员们投入的情感,非常震撼。
深港“双向奔赴”你好我好
深圳原创舞剧《咏春》在港大受欢迎,内地游客乐赏“维港水上烟火”,香港游客来内地打卡网红景点……新年以来,这样热气腾腾的景象,每一天都能看到。
深港唇齿相依、共生共荣。深圳能有今天,离不开向香港学习、与香港合作。当下,双方“双向奔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除了你来我往的日常消费,从内地去香港听音乐会、看画展、逛书展的人多了,港人到内地踢“村超”、看球赛的多了,文化、艺术、体育等交流合作领域越来越广。随着一批批香港律师、医生来深执业,深港启动公务员交流协作项目,双方合作程度不断深化。
深港“双向奔赴”,还有许多事能做。香港的一些规则规范,在国际社会广泛使用,值得深圳学习借鉴。香港是全球最具规模的海运中心之一,深圳背靠内地广阔市场且居于航运要冲,双方可以共建国际航运中心。香港正在积极推进创科发展,在实验、应用场景等方面深圳可以提供资源,正如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福田研究院院长陈福荣说,“我在香港想到一个点子,马上就能到这边实验室里试一下,这太重要了。”
只要大胆想,深入思,主动试,深港“双向奔赴”就能更多些、更紧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