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介绍疫情防控有关情况

信息来源:民心桥工作室 深圳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 信息提供日期:2020-05-20 10:48 【字体: 视力保护色:

  5月19日上午,深圳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杨雷参加深圳广电集团新闻频率“民心桥”节目,介绍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疫情防控和垃圾分类工作情况,并回答听众提问。


  听众:疫情期间,废旧口罩数量激增,我市采取了哪些举措来回收处理?

  杨雷: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废旧口罩数量激增,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各区均要求辖区内小区设置废弃口罩专用收集桶。2月底,全市共设置废弃口罩专用收集桶21992个。目前,全市日均收集废弃口罩26万个,专门负责收运口罩车辆272辆,收运人数665人。

  健康人群用于防护功能的口罩,也可以投放到“其他垃圾”收集容器。有一些居民处理得更到位:将口罩用密闭袋包扎起来再进行投放。这些收集后的废弃口罩最后都纳入生活垃圾处理系统进行焚烧处理,高温灭菌消毒。此外,医院、集中隔离点的废弃口罩,都作为医疗废弃物进行专业收集和处理。请广大市民放心!

  听众:垃圾收运企业的复工情况如何?

  杨雷:在垃圾分类收运方面,春节及疫情期间,全市餐厨垃圾、厨余垃圾收运处理企业及部分其他收运处理企业一直运行未停工。随着疫情逐渐好转,3月份全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企业均已复工,确保全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工作有序进行。其中,承担兜底工作的能源焚烧厂在疫情最严峻时期采取封厂措施,所有员工都无法回家,在此感谢各位员工及清运工人的付出。

  听众:每年春节后是年花年桔回收的高峰期,今年的回收情况怎么样?

  杨雷:截至4月底,全市年花年桔收运工作已全部结束。2020年全市累计回收年花年桔1979599盆,同比增长18.2%;其中回收花盆1301421个,同比增长23.2%;回收支架2530549个,同比增长125.8%;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回植年桔12348株,同比下降87.1%。

  听众:垃圾分类线下科普体验馆开放了吗?

  杨雷:随着疫情的逐渐好转,线下有8个科普教育体验馆已恢复运营,分别为:南山区垃圾分类园;南山区、坪山区、光明区、大鹏新区、罗湖区清水河街道、龙岗区坂田街道垃圾分类科普教育体验馆;盐田区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科普教育基地。大家也可以去体验馆参观学习一下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

  听众:目前垃圾分类的重点工作是什么?

  杨雷:1.立法工作。《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已经市人大常委会三审通过,计划待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后,最快于2020年7月1日起实施。

  2.完善技术标准和规范体系。一是结合生活垃圾分类管理需要,按城市区域性质和产生的生活垃圾特性,编制住宅区、办公区、公共场所等不同场所生活垃圾分类指引文件。二是做好《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后的执法准备工作,组织编制《〈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标准》和《〈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执法指引》等。

  听众:下一步还会推行哪些工作?

  杨雷:在前端分类上将重点推动住宅区、城中村居民的垃圾分类,同时,机关企事业单位也是我们推动的重点。

  还要大力推动后端处理设施的建设,也就是收运处理要和前端分类相匹配,确保分出来、处理好。

  听众:目前“衣衣不舍”、“光盘行动”进展如何?

  杨雷:从2014年开始,我们和深圳电台先锋898合作开展“衣衣不舍”活动,号召大家将家中的废弃衣物进行回收利用,活动推出后非常受欢迎,直接撬动了旧衣回收产业链的发展。

  “光盘行动”在2017年推出,非常受欢迎,让市民牢固树立了餐桌上不浪费的意识。

  听众:针对垃圾分类,政府有何激励政策?

  杨雷:市政府在去年底出台了一项政策:从2020年开始连续三年,对每一个年度进行垃圾分类评估,对垃圾分类做得好的个人、家庭、住宅区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全市每年将评选出5000个垃圾分类优秀的家庭,给予发放一次性补贴2000元;在督导或志愿者评中选出1000名优秀个人,每人奖励1000元;在全市住宅区,根据其住宅户数量,奖励十万至三十万元。

  听众:可以推广使用可降解且防水的塑料袋吗?

  杨雷:这涉及到一些问题,可降解的垃圾袋一般都由生物制品制成,一方面,这种垃圾袋强度不够;另一方面,可降解材料一般需要六个月以上才能彻底降解,否则日常无法进行保存。我们日常的垃圾需要日产日清、随时处理,如果使用可降解袋子承装厨余垃圾,且不拆袋投放,仍然是无法进行处理的。在处理工艺上,要求只能对厨余垃圾进行处理。


触碰右侧展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