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欢迎大家来到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2024年第四期“在线访谈”节目!今天我们邀请到深圳市仙湖植物园主任罗栋来做我们这期访谈节目的嘉宾,我们将围绕“植物园进校园”项目和网友们展开交流,如果大家对这个话题有任何感兴趣的地方,欢迎给我们留言提问。首先有请罗栋主任和各位网友打个招呼!
【罗栋】主持人好,各位网民朋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我们这期在线访谈的主题是“植物园进校园”项目,这也是近期比较热门的一个话题啊,那网友肯定会好奇了,“植物园进校园”项目是什么?我们请罗栋主任来为我们介绍一下这个项目。
【罗栋】好的,主持人,我们“植物园进校园”项目是以学校自愿原则,在学校既有的校园型花园或绿色空间的基础上,有选择性地建设“校园植物园”、创建“教师工作坊”、建立学生社团、开展生物多样性教育实践活动等校园型项目。
【主持人】罗主任,我们已经有网友提问了,网友“柠檬绿茶”问:“植物园进校园”项目是怎么开展实施的?
【罗栋】感谢这位网友的提问,首先,仙湖植物园将“植物园进校园”项目按工作、按区域划分到个人,设立区域专员,各区专员在“植物园进校园”项目的统一指导下,建立各区联络群,与各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各区代表学校保持紧密联系,实时与学校合作沟通,确保所有教学材料和活动以国家教育标准和学校课程大纲为指导,涵盖生物多样性和植物学知识,满足学生学习要求。
其次,“植物园进校园”项目设有教师工作坊,帮助教师了解如何将植物园的资源和活动融入他们的教学中,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来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此外,“植物园进校园”项目实时提供灵活的教育资源,例如结合仙湖植物园专类园设计模块化学习单和教学套件,再根据学校具体需求和教学计划进行调整,让“植物园进校园”活动融入学校教学计划,为学生提供丰富和有意义的生物多样性主题学习体验。
【主持人】好的,通过罗主任的回答,相信大家也都了解到了“植物园进校园”项目是如何开展的,罗栋主任,我们网友“如梦”想知道咱们“植物园进校园”项目具体工作有哪些?
【罗栋】我们“植物园进校园”项目内容有六个方面:
一是完善科普设施。仙湖植物园专业技术人员会走进学校,按照学校的需求和实际,帮助学校调查梳理植物名录,完善学校的科普设施。
二是开发学习工具包。仙湖植物园设计制作生物多样性主题学习工具包,引导学校师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生物多样性主题活动。
三是开展植物园课程活动。仙湖植物园的专家团队进入学校开展生物多样性主题讲座,学生也可以根据需求走进仙湖植物园开展主题探究活动。
四是建立教师工作坊。仙湖植物园组织学校老师参加培训,培养教师的植物种植养护、校园植物记录和设计自然教育课程方案等技能。例如,今年12月1日,我们仙湖植物园举办了“植物园进校园”项目首期教师工作坊,吸引了参与学校近100名骨干教师加入工作坊,一起探索了“自然教育+学校教育”的无限可能,成功设计出超过10组创新性自然教育课程方案,为深圳市“每周半天计划”注入了新动能。
五是学校预约参观植物园。仙湖植物园已经开放了预约参观渠道,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走进仙湖植物园学习植物科学知识,体验植物科学研究魅力。
六是开展科普巡展活动。仙湖植物园会举办专类植物展、植物科学艺术画展等科普展览,并根据学校申请按期走进各个学校进行巡展。
【主持人】我们“植物园进校园”项目是有着丰富内容的,那我们网友也提问了,网友“栀子花的夏”问: 目前“植物园进校园”项目进展怎么样?有哪些成果?
【罗栋】截至2024年11月,我们“植物园进校园”项目已经和92所学校开展了项目联动,获得了许多成果。主要包括:
一个是生物多样性主题展览,项目打造了28个极富科学内涵的校园绿化空间、我园专家指导学生自然笔记和艺术作品创作200余件、植物标本和植物科学画作进学校展览150余件。目前,仙湖植物园“万物并育,在影像中看见植物园的缤纷生命”、“苔藓之美˙植物科学画展”和“仙踪秘境——秋海棠奇幻之旅”、“花粉的奇妙世界”等兼具美学艺术与自然教育功能的主题展览已先后在植物园巡展,累计观展人数约30万人次。
二是教材教具的编制,项目开发了19套自然教育实践教案、录制了10场专家讲座视频课件,1个专类园导赏讲解课件,设计制作了200份苔藓主题的自然生态探索学习教材包、编印了1500份植物科普学习单,赠送科普读物600多本。
三是植物铭牌悬挂,我们已走进龙华区第二外国语学校、坪山区紫竹幼儿园、龙岗区新天地幼儿园等20所校园梳理近1500种植物的名录,顺利为各校悬挂植物科学铭牌及科普解说牌逾500块。
四是植物园自然教育课程,仙湖植物园已成为学校的自然教育课堂,为学校开展了高质量的生物教研、竞赛和社团活动,开发了40余堂“沉浸式”的植物学课程、开展研学及进校园科普讲座67次,共惠及学生超过5万人次。2024年7月至8月,仙湖植物园策划开展了“植物园进校园”暑期活动,围绕自然科学探索营、仙湖的花、仙湖的蝴蝶、仙湖的鸟、自然小向导等6大类型17个主题开展了52场次暑期活动,总关注人数为111.8万人。
五是全国性主题活动,“植物园进校园”项目合作学校参与“解译生命密码 探寻植物奥秘——仙湖植物园2024‘植物总动园’全国植物园科普系列活动”及“中国科学院第七届科学节(2024)仙湖植物园特色活动‘见微知著’”。系列活动线上及线下累计直接参与活动的公众及学校师生超过7万人次,引导学生感受生物多样之美,践行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
我们“植物园进校园”项目受到了学校和师生的广泛认可,2024年,仙湖植物园受邀参与了深圳市第三届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巡礼嘉年华主题活动,获颁市教育局首批“深圳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劳动)教育基地”和“广东省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我们也希望能够呼吁更多高校、中小学及幼儿园参与到这个项目里来。
【主持人】听到罗主任对“植物园进校园”项目成果如数家珍般地谈论,让人觉得这真是一个非常好的项目啊,网友“我不吃鱼”想知道咱们“植物园进校园”项目希望达成一个怎样的目标,如何达成呢?
【罗栋】“植物园进校园”项目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仙湖植物园在植物学、生态学、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专业能力和独特优势,将植物学科学等知识融入学校课程,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和科学探究能力,促进青少年群体践行“关爱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理念。
“植物园进校园”项目具有系统性、计划性和实践性。我们通过悬挂植物铭牌、提供学习资料、建立教师工作坊和成立学生社团等方式奠定基础,再结合各校特点和需求,按照深圳市“每周半天计划”要求,设计适合学校的校本课程,有步骤地、有阶段、有重点地开展各项活动,以达成最终目标。
【主持人】网友“小猫汪汪汪”问:在“植物园进校园”项目中,仙湖植物园有哪些特色资源?
【罗栋】仙湖植物园是一座集物种迁地保存与展示、植物科学研究、科普教育以及植物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植物园。在“植物园进校园”项目中,仙湖植物园拥有丰富的物种资源和专业的人才队伍。
植物迁地保护方面,仙湖植物园收集保育的活植物已达12966个分类群(包括种及种下分类等级和品种)。建有保种中心基地和国家苏铁种质资源保护中心、国家蕨类种质资源库等植物专类园24个以及仙湖植物园标本馆(SZG)。
科学研究方面,仙湖植物园依托深圳市南亚热带植物多样性重点实验室开展研究,对苏铁、木兰、蕨类、苦苣苔、苔藓等重要植物类群的基础研究居于行业内领先水平,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科普宣教方面,仙湖植物园依托自身丰富的物种资源和坚实的科研基础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科普教育活动,已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2020-2024年)”“深圳市十佳科普基地”和“深圳市自然教育中心”等称号。
此外,园内建有湖区、天上人间景区、化石森林景区、松柏杜鹃景区、大门区和庙区等6大景区以及深圳古生物博物馆、缅栀书吧等专业科普场地。2008年被建设部评为“国家重点公园”,2018年荣获“封怀奖”之“2018年度中国最佳植物园”,2019年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2019至2023年成功承办了多届粤港澳大湾区花展,年均吸引近百万游客入园赏花,成为本地一大盛事。
可以说,参与“植物园进校园”项目的学校师生借助仙湖植物园,能够沉浸式学习和应用不同学科的知识,更有效地提升他们的综合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持人】好的,那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访谈节目也接近尾声了,我们来看一下最后一个网友提的问题,网友“芝士奶绿甜糕”问:“植物园进校园”项目未来有哪些展望?
【罗栋】未来,“植物园进校园”项目将继续作为自然与教育的桥梁,按照最新的教育大纲,结合相关要求,为深圳市“每周半天计划”引入更多互动性、实践性活动,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感。同时,我们将探索项目与科技结合的新途径,利用数字化工具和在线平台,使仙湖植物园的教育资源更加便捷地进入校园,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此外,项目还将加强与社区的合作,推动家庭和社区成员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中,共同营造一个支持和促进生态文明的教育环境。
【主持人】好的,感谢罗栋主任的解答,我们的访谈节目到这里就结束啦,在这里感谢网民朋友们的提问以及对我们“植物园进校园”项目的关注与支持,希望我们共同参与,携手并进,助力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谢谢大家,我们下期再见。
【罗栋】谢谢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