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动态

第二十届文博会闭幕

信息来源:深圳特区报 信息提供日期:2024-05-28 12:05 【字体: 视力保护色:

  5月27日,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简称“文博会”)闭幕。本届文博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切实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努力推动以新质生产力全面赋能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彰显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气象,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办展规模盛大,交易成果丰硕。本届文博会主会场设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展览面积为16万平方米,同比增加33%。展会期间,共有6015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吸引来自60个国家和地区、302家海外展商线上线下参展,组织邀请108个国家和地区、3万余名海外专业观众参会。展会期间,共有超12万件文化产品,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进行展示与交易。除主会场外,全市52个分会场共开展近400项展示交易活动。今年,主会场、分会场、各相关活动点总参与人数再创新高,主会场单日参观人数首次突破14万人次。

  配套活动丰富,多元魅力尽显。23-24日,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主会场举办,光明日报社和经济日报社联合发布第十六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和“2024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名单。此外,展会期间共举办100多场创新项目及新品发布会,20多场招商会、推介会、订货会等重大配套活动,为展商搭建文化产业交流交易平台。

  数字技术全面赋能,新质生产力成新热点。本届文博会吸引历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以及海内外超220家头部文化企业参展,行业“顶流”和“新势力”同台绽放;AI、AR等多媒体结合,推动数字技术全面赋能文化产业;首次设立艺术·设计国潮展、文旅融合·文化消费展等主题展区,“文化+”深度融合;高端、智能、绿色、低碳产品不断涌现,深受市民青睐。

  线上线下融合引领,文化消费迸发新活力。本届展会联合淘宝直播、抖音直播团队等互联网头部直播达人现场带货,首设的“文创中国”专题展区共展出300多件文创产品,重点展示文化“双创”发展的最新成果;国内顶流越剧青年演员陈丽君、李云霄亮相展会,引流的同时,活跃了相关展区交易氛围。此外,潮汕英歌舞、敦煌飞天舞等文化场景,充分展现地域特色文化。

  文化交融持续深化,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本届展会首次设立国际文化贸易展。国际展区面积从上届3000平方米扩大至本届2万平方米,18个驻华使领馆组团参展。英国爱丁堡市市长亲率9家优秀企业代表团亮相文博会,全球规模最大的出版行业展会——德国法兰克福书展首次携特色图书参展。

  社会各界好评如潮,展会热度居高不下。据悉,本届文博会受到社会各界持续关注,品牌影响大幅提升:顶流大咖云集打Call,搭建文化产业“顶流场”;首设的非遗美食展区,开启展会“味蕾狂欢”;首次发行文博会文创周边产品,现场销售火爆。“有看头”“有逛头”“有吃头”“有买头”的展会新形象得到广泛传播。

  据了解,本届文博会共吸引约180多家媒体2800多名记者参与报道,全网阅读量超50亿人次,交易盛况4次登上央视新闻联播。展会对外报道达2000余篇,全网覆盖超5亿人次。

转存图片

第20届文博会交上精彩答卷

  大咖云集,以文会友,以博相融,以展带商。昨日,第20届文博会正式闭幕,弱冠之年再次交上了一份精彩答卷。

  二十载文博会,吸引“顶流”、打造“顶流”、成为“顶流”。透过文博会的瑰丽窗口,我们看到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傲然挺立,看到世界文明相互交流、彼此互鉴,看到数字创意蓬勃发展、文化品牌踏浪出海。数百场的活动、数以千计的展位、摩肩接踵的人潮、万商云集的热闹,让“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走向令人翘首以待、连连称赞的世界盛会。

  吸引国内外“顶流”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文博会从创立之初,就肩负着“促进和拉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积极推动中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国家使命。

  从雪域高原到烟雨江南,从河西走廊到创新湾区;从艺术展品的瑰丽典雅到美食展区的烟火气,文博会让世界聚焦中华文化的历史底蕴、匠心巧思、东方美学、民族韵味和中国智慧。

  老挝的文创咖啡、爱丁堡市的影视作品、法国的薰衣草精油,捷克的水晶……文博会现场,海外展商忙碌不停,迎接八方来客。本届文博会首设“国际文化贸易馆”,参展国家和地区增加至60个,组织邀请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08个,海外采购商人数增加至3万名。

  与之并行,阅文集团、雅文传播、枫叶互动、米哈游、微游互娱等,以网文、网剧、网游为代表的文化出海“新三样”聚集头部资源,正借助文博会影响力和传播力,让中国文化远播海外。文化出海给产品带来市场,产品出海给文化带来附加值,助力中国企业点亮全球之路。

  当文博会展馆内,汉服唐饰衣炔飘飘、民族非遗星河闪耀,我们无比确信这种经济繁荣发展带来的文化自信,必将为中国企业带来强劲的全球化发展红利。

  打造“顶流”交易

  文博会是展示中国文化体制改革伟大成就的窗口和引领促进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发挥着检阅台、风向标和探索器的重要作用。

  “东北F4”“山海四省”等文旅“网红”齐聚鹏城,文博会现场,各地文旅“花式开卷”,极具地方特色的文旅融合新业态、新模式同场竞技,争当成为下一个“文旅爆款”。

  《神秘的西夏陵》沉浸式VR游戏体验让非遗“活起来”,“三星堆——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平面裸眼3D视频开启横亘千年的对话……AI、AR等多媒体结合方式,展示出数字化转型、媒体融合、文化和科技创新等新业态、新应用、新模式。

  今年,全国文化企业30强等文化产业头部企业纷纷登陆,海内外超220家头部文化企业携手亮相,创新项目及新品发布会井喷式增长,新产品“首发”“首秀”高达117场。文博会把展览资源变成真金白银的“订单”,释放以“展”带商的强大能力,并组合“展览+直播+电商”链式平台,邀请各大互联网平台头部主播现场带货,推出“文博会礼物”,让市民一键填满文化购物车。

  “在文博会我们不但招到了外籍员工,还收获了上千万订单。深圳就是我们创业的硅谷。明年我们还来,邀请朋友一起来。”上海氦豚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今年首次参展,负责人韩兆林难掩激动。

  本届文博会人潮如织,开展即爆,热度之高让参展商和观众直呼:逛不完、看不够、买不停,明年还要来。

  成就“顶流”盛会

  2021年写入《“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22年记入《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简史》;2023年起,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与文博会“双星并耀”;2024年“文创中国”主题展、非遗美食休闲展等一大批“首展”登陆……

  20年来,文博会不断刷新历史,破茧成蝶,在创新创造中振翅翩飞。

  本届文博会继续完善“综合展+专业展”办展模式,以专业化手段,设置5大专业展和22个行业专题展区,帮助企业精准匹配文化产业细分资源,提高展示交易效果。

  “分会场模式”更是文博会的首创和重要特色,本届文博会52个分会场星光璀璨,不但成为文化产业发展重要的交易平台,也成为展商感知文产趋势、树立文化自信的新载体。

  大芬油画村是首届文博会唯一分会场,这个以油画生产为主业的小村落通过文博会,成功吸引众多国内外客商的目光,让文博会尝到“文化+”甜头,从此,“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贸易”等新模式新业态,在鹏城山海开出一路繁花。

  文博会二十载,深圳文化产业一路高歌。20年来,深圳文化产业保持了年均15%以上的快速发展势头,文化产业增加值由2004年的163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750亿元,占深圳市GDP的比重增长至8%左右。与此并行的是,自在全国率先确立“文化立市”战略至今,深圳不断优化政策发展环境,文化产业健康蓬勃,城市文明稳步提升,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总体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文以载道,博观致远。全球瞩目,汇聚四海。

  作为中国文化产业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实效和影响力的展会,文博会已成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平台和扩大文化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新热词、中国文化自信的新地标,文博会正从“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向“国际文化产业头部展”大踏步迈进,劲风吹过,深圳在国际舞台熠熠生辉的城市“新名片”赫然在立。


触碰右侧展开
Baidu
map